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_11. 120 0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709.14—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4部分:针 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art 14:Di acupuncture 2009-02-06发布 200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1709.14—2009 前言 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艾灸; 第2部分:头针; 第3部分:耳针; 第4部分: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穴位注射; 第7部分:皮肤针; 第8部分: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敷贴;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第11部分:电针; 第12部分:火针; 第13部分:芒针; 第14部分:提针; 第15部分:眼针; 第16部分:腹针; 第17部分:鼻针; 第18部分:口唇针; 第19部分:腕踝针;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一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21709的第14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D、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顺、胡丙成、张缙、东贵荣、蔡玉颖、卢金荣。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梅成、王东升、桑鹏、周振坤、尚艳杰、滕雨虹、董建萍。 GB/T 21709.14—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 第14部分:提针 1范围 GB/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提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及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提针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2346穴名称与定位 GB/T21709.20—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709的本部分。 3. 1 针Di-needle 提针为中国古代“九针”之一,长10cm~13cm,前端有黍栗样大小圆钝针头,直径约0.2cm~ 0.3cm。在经络、穴上激发经气以治疗疾病。 3.2 电提针electricDi-needle 电提针是针结合电脉冲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针具。其针头端同提针,针尾通过导线连接于电脉 冲治疗仪上,既有提针的治疗作用又有电脉冲的治疗作用。 3.3 声电提针electroacousticDi-needle 声电提针是将电提针的电信号用声频信号代替,在经络、穴上激发经气以治疗疾病, 4操作步骤与要求 4.1施术前准备 4.1.1根据操作要求准备相应的提针针具、仪器、75%乙醇、0.9%氯化钠、消毒脱脂棉。针具的要求参 见附录A。 4.1.2部位选择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选取适当的经络或穴。 穴定位应符合GB/T12346的规定。 4.1.3体位选择 应选择医生能准确取穴,方便操作,病人舒适、安全,能够持续治疗的体位。 4.1.4环境要求 室温适宜,环境清洁、安静舒适。 4.1.5消毒 针具、术者及所选经络、穴处消毒参照GB/T21709.20一2009的4.1.7的规定。 1 GB/T21709.14—2009 4.2施术方法 4.2.1提针操作方法 4.2.1.1持针法 4.2.1.1.1四指持针法:以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狭持针身,食指抵针尾部 4.2.1.1.2执笔式持针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持针身中上部,无名指抵住针身下部 4.2.1.2操作方法:按四指持针法或执笔式持针法持提针,拿持力度适中,将提针针头垂直按压在所选 取的经络或穴上,以得气为度。留针时间参见附录B。 4.2.2电提针操作方法 4.2.2.1使用前将各调节旋钮调至零位。 4.2.2.2将电提针导线连接到脉冲电针治疗仪上,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2.2.3将无关电极导线连接于所取经络穴的同侧肢体上(宜在腕踝上部)。 4.2.2.4在相应的经络穴部位涂以导电液或导电膏 4.2.2.5将提针针头按压于相应经络穴上,调节仪器输出旋钮,刺激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 4.2.2.6持针与操作参照4.2.1的方法。留针时间参见附录B。 4.2.2.7治疗结束后将治疗仪器控制旋钮置回零位,取下电极,关闭电源开关。 4.2.3声电提针操作方法 4.2.3.1把音量及各参数开关调至零位。 4.2.3.2使用交流电者将声电针仪接通电源,使用直流电者安装好电池。 4.2.3.3将电提针导线连接到声电治疗仪器上,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2.3.4将无关电极导线连接于所取经络穴的同侧肢体上(宜在腕踝上部)。 4.2.3.5在相应的经络穴部位涂以导电液或导电膏。 4.2.3.6将提针针头按压于相应经络穴上,调节仪器输出旋钮,选取相应的乐曲,打开播放乐曲开 关,输出的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 4.2.3.7持针与操作参照4.2.1的方法。留针时间参见附录B。 4.2.3.8治疗完毕,应先将输出功率调节旋钮转至零位,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5适应证 参见附录C。 6注意事项 6.1患者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时慎用提针,避免刺激过强,以免发生晕针。 6.2提针操作时宜垂直按压,不宜斜按。注意压力要适度,过强易产牛疼痛,过弱影响疗效,每穴按压 的时间宜适度 6.3电提针、声电提针使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是否漏电。 6.4灼伤的处理参见附录D。 6.5电伤的处理参见附录E。 7禁忌 7.1出血倾向、骨折部位及有高血压危象、心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时禁用 7.2感染的部位、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7.3皮肤对金属过敏者禁用。 7.4骨骼、脏器内有金属内置物及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电提针和声电针。 2 GB/T 21709.14—200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针具 A.1提针针具 提针常用不锈钢制成,针身呈圆柱形,直径0.8cm~1.2cm,长10cm~13cm,针头圆钝呈黍粟状 直径约0.2 cm~0.3cm。 A.2 2电提针针具 针身与针头端同提针,表面覆以绝缘材料,针尾配有导线接口,可通过连接导线,用于连接脉冲电治 疗仪。 A.3 3声电提针针具 针身与针头端同提针,针尾配有导线接口,可通过连接导线,用于连接声电脉冲治疗仪 3
GB-T 21709.14-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4部分:鍉针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19:1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93.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信通院 勒索病毒安全防护手册.pdf
DL-T 711-2019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试验导则.pdf
GB-T 25767-2010 滚动轴承 圆锥滚子.pdf
GBT 9452-202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pdf
GB-T 40595-2021 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pdf
T-GXNS 005—2023 钦州市新型鱼排建设工程技术规范.pdf
GB-T 19438.1-2004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RT-PCR 检测方法.pdf
SC-T 8165-2018 渔船LED水上集鱼灯装置技术要求.pdf
GB-T 35386-2017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用密度分辨力测试卡.pdf
SN-T 3093-2012 残渣燃料油中钠、铝、硅、硫、钙、钒、铁、镍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GB-T 38633-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系统运维和管理功能要求.pdf
DB1301-T432-2022 电梯安全 信息化系统 元数据 石家庄市.pdf
YD-T 3951-2021 物联网卡安全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采集接口规范.pdf
GB-T 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pdf
GB-T 3528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身份和系统安全要求与评估方法.pdf
信通院 大数据平台安全研究报告.pdf
T-YNRZ 014—2023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GB-T 33092-2016 皮带运输机清扫器聚氨酯刮刀.pdf
GB-T 29344-2023 灵芝孢子粉采收及加工技术规范.pdf
T-GIES 012—2023 LED驱动电源技术规范.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893.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