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T/HSPP00 10—2023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uropean -standard tea (发布稿) 2023-3-26发布 2023-4-26实施 湖 北 省 植 物 保 护 学 会 发布ICS 65.020.20 CCS B30 团体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1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植物保护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宣恩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赵华、倪德江、徐文兴、余志、 王明乐、郭飞、郑时兵、 刘瑜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 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植物保护学会,联系电话: 13554116010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及建议请反馈至华中农业大学,联系电话: 13476856242 ,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欧标茶园建设栽培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选址与茶园基础规 划、茶园管理与茶叶生产、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控等。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生产出口欧盟 茶的茶园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5063 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 18877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GB/T 19630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197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853 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 884 生物有机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欧标茶 European -standard tea 茶园管理有规范、 茶叶生产有标准、 品质有检验、 全程可追溯, 产品达到欧盟安全质量标准。 即通过规范种植和加工,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符合出口欧盟标准的茶叶,且带有 CE标志 (Conformité Européene ,符合欧洲标准) ,代表符合欧洲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之相关 法律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可以进入欧盟统一市场的茶叶。 欧标茶园管理体系依据欧盟法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 (EC)No.396(关于动植物源食品和饲料产品内部和表面的农药残留限量) 、 (EU)No.1881 (欧盟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 、 GLOBALGAP (全球良好农业规范) 、 GB14881 (食品生产通 用卫生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3.2 欧标茶园 European -standard tea garden 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欧盟茶叶质量卫生安全要求建立的生态良好、质量安全、品 质稳定的茶叶种植生态系统。 3.3 物理与机械防治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control 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以及多种现代植保机械或工具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4 欧标茶园建设 4.1 选址基本要求 茶园选址应远离城镇、工厂、居民区、 交通干道,周边及上风口(或河道上游)无直接 或间接污染源,坡度小于 30度的山坡或丘陵坡地,园地水土保持良好,周边植被丰富,茶 园与主干公路、荒山、林地和农田等边界应设缓冲带、隔离带、林带或物理障碍区。周边有 灌溉水水源保障。 4.2 产地环境条件 4.2.1 空气质量 符合 GB 3095 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及NY/T 853 相关要求。 4.2.2 灌溉水水质要求 茶园灌溉水质量符合 GB 5 084及NY/T 853 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且要求 水源充足,以满足干旱时茶园用水。 4.2.3 茶园土壤质量要求 茶园土壤 pH值适宜范围为 4.5~6.0,低于 4.5,高于 6.0的土壤需结合施肥及土壤改良 进行 pH的调节;土质类型宜为壤土,如红壤、黄棕壤,土壤有机质丰富( >1.5%) ,土层厚 度(>50 cm);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及NY/T 853 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周围 无有害金属、非金属矿区,无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史, 欧盟禁用农药不得检出。 5 茶园基地规划 5.1 基本要求 有利于保持水土、茶园排灌、机 械作业和田间管理作业;有利于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 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减少或杜绝病虫害发生,发挥茶树良 种的优良种 性。 5.2 地块划分 根据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划分田间区块, 规划茶行时应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并沿等高走 向,茶行间尽量保持平行,茶行长度不宜超过 50 m。 5.3 合理规划道路和水利系统 5.3.1 茶园道路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地貌等具体条件,合理规划道路系统,主道、支道、步道、地头道 和环道适宜纵横排列,路路相通,便于运输和茶园机械作业。 5.3.2 水利建设 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能蓄 能排。梯田茶园在 沿台梯地内侧开一条横沟。 宜建立水肥一 体省力化节水型 浇灌系统。 5.4 茶园开垦 及施用底肥 5.4.1 茶园按照园林化、水利化、适应机械化管理的标准进行开垦。 5.4.2 根据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划分区块,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坡度,选择适宜的方法进 行开垦。坡度 <15度的缓坡地直接开垦;坡度在 15度-30度建成梯级茶园,梯面宽度 1.5 m 以上,梯面外高内低,内壁沟与外沟相通。 5.4.3 垦地深度宜 80 cm以上,清理地面杂草、乱石等,可适度保留一些落叶的树种作为遮 荫树,树冠遮蔽度不大于 20%为宜,初垦时清除树根等杂物,茶树种植前进行一次复垦,复 垦深度 30 cm以上为宜。 5.4.4 施用底肥, 种植前在茶行间施足底肥,开沟深施底肥( 30 cm ~40 cm) ,以有机肥和茶 树专用肥或复合肥配施,一般饼肥 200 kg/667 m2 ~250 kg/ 667 m2,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配施 氮磷钾三要素,如果有必要,可适量配施中微量元素。 5.5 茶树种植 5.5.1 茶树品种选配 根据当地市场主要茶类,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茶树品种。可考虑早、中、晚生品种 按适当比例进行搭配种植。 5.5.2 茶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5 茶苗纯度及长 势应符合 GB 11767 中II级以上苗的规定,且无病虫害。禁止使用基因工 程改良后繁育的茶苗。 5.5.3 定植 定植最佳时间为秋季(长江中下游 10月中下旬 -12月中旬)或春季(长江中下游 2月 中下旬 -3月上旬) 。如果条件允许,种植规格需满足田间机械作业要求,采用单行或双行等 高条植, 单行种植,行距 1.5 m, 丛距约 30 cm,双行种植, 行距 1.5 m ~1.8 m,列距约 35 cm, 丛距约 30 cm ~33 cm。种植深度以不露根颈处为度, 茶苗根系与底肥相距 10 cm以上,避免 肥料灼伤根系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进行定型修剪 。可假植一些茶苗在茶园边,用于 一个生长季后在秋季或春季(同上)进行补植茶苗,保证茶园茶行完整度。 5.6 茶园生态建设 合理保护和保留茶园基地原有林木植被的基础上, 在茶园内裸露、 不适宜种茶的空地或 梯壁等地保留植被或新种植被,适当种植行道树。结合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分布,合理配置适 应当地生长的植物资源进行间作,种植密度适中,树冠遮光度不大于 20%。重视茶园生物多 样性,加强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的 保护,促进茶园绿色种植与茶叶绿色生产。 5.7 茶园及周边功能性物种 5.7.1 缓冲带:周边有交通要道或农田的可设置 20 m ~50 m的缓冲带,种植景观类或经 济类植物加强其功能性及观赏性; 5.7.2 防护林:在茶园风口或山坡茶园的顶端可设置 5 m~10 m的防护林带,抗风力强; 5.7.3遮荫树:生产茶园内按照 75株~1

pdf文档 T-HSPP 0010—2023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SPP 0010—2023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T-HSPP 0010—2023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T-HSPP 0010—2023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4-05 00:27: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