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2310
牡丹江市 地方标准
DB2310/T 101—2022
东宁五号梨生产技术规程
2023-06-12发布 2023-07-11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10/T XXXX—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提出。
本文件由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黑龙江农业经济
职业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广军、程显敏、刘畅、杨悦、胡颖慧、于文全、卜海东、吕烨、 王海龙、 董
航、高洪娜、张武杰、杨晓华、林存学、汤佳 翰、刘海荣、周文志、刘凤芝、孟祥海。
DB2310/T 101 —2022
1 东宁五号梨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东宁五号梨( Pyrus ussuriensis ‘Dongningwuhaol i’)生产的 术语和定义、品种特性、
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 及采后
处理、树体越冬保护 等技术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区范围内东宁五号梨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NY/T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特性
东宁五号梨, 果实为扁圆形 ,底色黄,阳面有红晕 ,梗洼有褐色片状锈 ,梗洼浅广 ,平均单果重 100
g,最大的125 g。果肉洁白味浓 ,酸甜适口 ,无石细胞 ,果汁多,果心小,果实软化后具典型的秋子梨
香味。
5 园地选择与规划
5.1 园地选择
5.1.1 园地环境
年有效积温 ≥2700 ℃,年降雨量 500 mm~800 mm。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
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5.1.2 地形地势
DB2310/T 101 —2022
2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栽培,坡度 15 °以下的缓坡为宜。
5.1.3 土壤条件
园地土壤应疏松、 肥沃, 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 ≥1.5%, 地下水位在 1.5 m以下, 土壤 pH5.5~7.8。
5.2 园地规划
5.2.1 道路配置
道路要因地制宜修建,便于生产管理、采收、贮藏、运输作业。
5.2.2 防护林配置
防护林带应建在上风口,乔灌树种结合。不栽植松柏类树种。
5.2.3 水利设施配置
有条件的园区,配置相应的节水灌溉 系统。
6 苗木选择
应符合NY/T 475 的规定,选用山梨为砧木的嫁接一级苗。
7 建园
7.1 整地
定植前进行园地开垦,清理杂物。
7.2 栽植密度
植株株行距根据地形、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等而定,缓坡地宜采用 3 m~4 m×4.5 m ~5 m。
7.3 授粉树配置
梨树自花结实率很低, 栽植时必须配置授粉树。 授粉品种应与东宁五号梨品种花期一致 、抗寒性强 、
适宜该区 域种植的品种,如金香水梨、南果梨、雪香梨、早酥梨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可采用
4~6:1。
7.4 栽植时期
春栽或秋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芽前进行;秋栽在果树落叶后及早栽植。
7.5 栽植技术
7.5.1 定植穴
挖直径和深各 0.6 m定植穴,表土、底土分开堆放。
7.5.2 底肥
DB2310/T 101 —2022
3 按农家肥 20kg左右、复合肥 0.1 kg~0.2 kg的量,与表土充分搅拌混匀后填入定植穴内,上面再
覆一层表土。
7.5.3 栽植
栽前将根系进行修剪,然后苗木蘸上泥浆,栽植按照 “三埋二踩一提苗 ”的原则进行,首先将苗木放
在定植穴内,自然舒展根系,扶正苗木,横竖对齐;然后填入表土,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向下,并与
土壤密接,随即踩紧:最后用底土封穴,用力踏实,灌透水,保持嫁接口略高出地面,并修筑树盘,注
意保墒。 栽培遇干旱树盘采用地膜覆盖。
7.6 定干
定干高度一般为 60 cm~90 cm。定干处芽眼要充实,整形带以下的分蘖及时抹除。
8 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8.1.1 深翻改土
果园深耕多在果实采收后进行,耕深 30 cm以上,可结合果园秋施基肥同时进行。 3年~4年全园深
翻一遍。
8.1.2 间套作物
选择良好的间作物,要求生长期短,植株低矮,吸收肥水较少,病虫害较少。常用间作物可选择豆
类、药用植物等。
8.1.3 绿肥
种植绿肥宜选用 三叶草、毛叶苕子、紫花苜蓿、草木犀 等绿肥作物,在绿肥盛花期生物产量最大时
翻压或深埋。
8.1.4 杂草防控
不间套作的梨园要进行杂草防控,方法主要是中耕除草、铺设防草布、小型机械或人工刈制等。中
耕除草一年 2次~3次。果园 不宜化学除草 。
8.2 果园施肥
8.2.1 肥料
肥料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8.2.2 基肥
10月中下旬,选用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树冠投影下方内外 30 cm~40 cm,开沟或挖穴施肥,深度
30 cm~40 cm左右。开沟沿行向或株间进行逐年交替。幼树期株施 10 kg左右,初果期株施 30 kg~60 kg,
盛果期株施 70 kg~100 kg。也可以生产 1 kg梨施有机肥 1 kg~1.5 kg以上的比例施用。
8.2.3 追肥
DB2310/T 101 —2022
4 追肥以根施和叶面喷施为主。追肥一般在萌芽前、花期、幼果期及果实膨大期进行,前期以 氮肥为
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叶面喷施肥果实膨大前,喷施 0.3 %的尿素;膨大期至采果前 15 d,喷施
0.3 %~0.5 %的磷酸二氢钾 2 次~3 次。
8.3 水分管理
8.3.1 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应在萌芽前、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灌水。封冻水应一次性
浇透水,可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
8.3.2 排水
雨季利用沟渠及时排水。易积涝地区 应采用起垄栽培方式避免积涝。
9 整形修剪
9.1 树形
9.1.1 小冠疏层形
用于稀植梨园。一般株距 3 m~4 m,行距4 m~5 m,树高4 m左右,有中央领导干,干高 80 cm~90
cm,有2 层~3 层, 第一层 3 个主枝, 第二层 2 个主枝, 层间距 1.0 m~1.2 m,全树共有主枝 5 个~6 个。
9.1.2 纺锤形
用于密植梨园。一般株距 2.5 m~3 m,行距4 m~4.5 m,树高4 m左右,干高 60 cm~70 cm,在中
心干上着生 10 个~15 个小主枝,呈螺旋式排列,间隔 20 cm左右,结果枝组的粗度不超过主枝的 1/2。
修剪以拉枝、回缩、缓放为主,很少短截。
9.2 修剪时期
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冬剪主要在芽萌动前,夏剪随时进行。
9.3 修剪要点
9.3.1 幼树期
以缓放为主,疏枝为辅。定植后,在树干 60 cm~90 cm处剪截定干,待当年新梢停止生长后开张角
度成65 °~75 °。
9.3.2 初果期
以培养树形,扩大树冠, 增强稳定树势为主,中长果枝顶芽易形成花芽,强、旺枝缓放拉平后,形
成中、短果枝,选留和培养各级骨干枝及结果枝组,逐步疏除过多的辅养枝,控制背上枝,使得通风透
光条件良好。
9.3.3 盛果期
对局部进行调整和维持, 按照 “去强留弱、 去大留小、 去远留近 ”的原则, 逐渐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
及时更新结果枝组。
DB2310/T 101 —2022
5 10 花果管理
10.1 疏花疏果
花序分离期疏除结果枝上的多余花序,花序留量为目标留果量的 130 %~140 %。保留第 2 朵~3
朵边花,其余疏除。花间距保留 10 cm~15 cm。生理落果期后,根据果实密度情况,每花序留 1 个~2
个果。
10.2 保花保果
梨园花朵开放 30 %以上时进行授粉,采用人工授粉或放蜂授粉。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树立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理念,严格检疫,优先
采用农业防治,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农药 使用应符合GB/T 8321 、NY/T
1276的
DB2310-T 101-2023 东宁五号梨生产技术规程 牡丹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28 09:57: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