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4107
新乡市 地方标准
DB4107/T 508—2023
小麦百农4199栽培技术规程
2023 - 06 - 27发布 2023 - 07 - 2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7/T 508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 种子服务站 、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市原种场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丁位华、茹振钢、冯素伟、李淦、李璐、孔祥云、徐伟、张其林、杨志刚。
DB4107/T 508 —2023
2
小麦百农 4199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百农 4199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收获及入库等。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地区百农 4199高产适宜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 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 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百农4199
2017年经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21年经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百农高光 3709F2/矮抗58,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分蘖成穗
多、灌浆速度快的优良特性。
适宜区域
适宜新乡地区早、中、晚茬地种植 。
高产
小麦常年产量每亩不低于 550 kg。
稳产
小麦常年产量每亩不低 于450 kg。
旺苗麦田
越冬期总茎数在 90万头以上、叶龄大于 7片、株高大于 30 cm的麦田。
DB4107/T 508 —2023
3
弱苗麦田
越冬期总茎数在 60万头以下,个体发育较小的麦田或脱肥麦田或受冻 麦田。
4 基本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产地生产条件
地势平坦,土层肥沃,灌排方便,保水保肥性好,耕层厚度> 20 cm以上,土壤耕层 0 cm~20 cm以内
有机质含量≥ 13 g/kg,全氮(N)含量≥ 0.9 g/kg,有效磷( P)含量≥ 15 mg/kg,速效钾( K)≥90 mg/kg。
肥料使用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有关要求,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要经高温堆沤, 充分腐熟。
农药使用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绿色防控,一喷多效,统防统治”的植保方针,依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取
适用农药,适时进行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的规定。
5 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
5.1.1 秸秆还田和造墒
前茬收获后及时机械粉碎还田,秸秆长度< 5 cm,铺匀,使其不影响整地和播种质量;墒情不足麦
田应提前造墒, 0 cm~40 cm土壤耕层平均相对含水量不低于 70%,保证足墒下种;粘重土壤及砂姜土地
块,可采取浇灌蒙头水 。
5.1.2 施肥
采取“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底追结合,氮肥后移”的施肥原则。 根据当地施肥推荐,
确定氮、磷、钾肥料用量,提倡增施有机肥,在有机肥、磷肥、钾肥及微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底肥的基础
上, 氮肥底追结合 , 其中氮肥的 60%~70%作底肥,30%~40%作追肥。 追肥可根据苗情分一次或两次施用,
若冬前苗情较差,可施用 10%左右的氮肥作为平衡肥,剩余的 20%~30%在拔节期追施,若苗情正常,追
肥全在拔节期追施。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1.3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和土壤病菌发生严重的地块,选用合适的药物与细土混匀,浇底墒水或整地时均匀撒施。
化学防治病虫害的药剂种类及防治对象参见附录 A和B(下同)。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的规定。
5.1.4 整地
DB4107/T 508 —2023
4 耕深23 cm~25 cm,耕后机耙两遍,粉碎坷垃,捡 净根茬,使之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若是旋耕,旋
耕深度≥ 15 cm,旋耕2次,耕后镇压。连续旋耕 2~3年的麦田应深耕(深松)一次 。
5.1.5 精选种子和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播前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发生种类,选择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
或拌种剂并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技术条件符合 GB/T 15671 的规定,农药使
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 。
播种
5.2.1 播种期和播种量
新乡地区最佳播种期为 10月5日~10月20日。适宜播期范围内,高肥力、早茬地每亩播量 9 kg~10
kg;中肥力、中晚茬地每亩播量 10 kg~12 kg;晚于适宜播期播种,每晚播种 3 d,每亩播量增加 0.5 kg,
最多不超过 15 kg。
5.2.2 播种方式
足墒播种, 播种深度 3 cm~5 cm。 提倡采用精量播种机等行距 ( 20 cm~23 cm) 或宽窄行播种 ( 14 cm/24
cm),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保证苗全苗匀 。
5.2.3 播种后镇压
播种后根据墒情全面镇压。 播前降雨较少或没有浇水造墒的地块,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 1~2遍,土
壤含水量高于 75%的地块,适当镇压。提倡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 。
田间管理
5.3.1 越冬期管理
5.3.1.1 查苗补种,疏稠补稀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对有缺苗断垄的地方,用该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开沟撒播,或在小麦三
叶期至四叶期,疏稠补稀,移栽补苗,并及时浇水,确保苗全、苗匀。
5.3.1.2 越冬期灌水
在11月下旬~ 12月上中旬,当日平均气温降至 3℃~5℃时,对土壤悬空不实麦田 、土壤墒情不足的
麦田应及时补灌,对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可不进行冬灌。
5.3.1.3 追肥
对底肥不足、麦田 瘦弱、群体较小田块,结合冬灌,适量追施平衡肥,每亩补施纯氮 4 kg~6 kg。
5.3.1.4 中耕和化学除草
在11月中下旬~ 12月上中旬,灌水后待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以破除板 结,灭除杂草。日平均气温
5℃以上时,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
分)的规定。
5.3.2 返青期至抽穗期管理
DB4107/T 508 —2023
5 5.3.2.1 浇水追肥
长势偏弱、墒情不足或发生冻害的弱苗麦田,应在返青 至起身期及时浇水追肥,旺苗和壮苗麦田应
在拔节期及时浇水追肥,用量为总氮肥的 30%~40%。
5.3.2.2 预防霜冻
在3月中下旬至 4月中上旬,根据气温变化,在低温来临之前,结合追肥,及时浇水,喷洒防冻剂,
预防晚霜冻害。
5.3.2.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返青期至拔节期,以防治麦田杂草、麦蚜、麦蜘蛛为主,兼治纹枯病、白粉病和锈 病。年前未进行
化学除草的麦田,在返青期至拔节期日平均气温 10℃以上时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化学除草(拔节后禁止使
用)。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
5.3.3 抽穗期
5.3.3.1 防治病虫害
抽穗期至扬花期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兼治麦蚜、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扬花到灌浆期重点防治
穗蚜和锈病。收获前 15 d~20 d停止用药,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的规定。
5.3.3.2 防治早衰和预防干热风
小麦扬花7 d后,每亩施用尿素 0.5 kg~1 kg或磷酸二氢钾 0.2 kg加水50 kg进行叶面喷洒,或每亩施
用0.01 mg/kg~0.5 mg/kg芸苔素兑水 30 kg后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植株早衰和预防干热风。
5.3.3.3 及时浇灌浆水
长势偏弱、墒情不足或发生冻害的麦田,应在花后 3 d~5 d及时浇水,旺苗和壮苗麦田应在花后 10
d~12 d及时浇灌浆水。浇灌时间应选择无风天气小水慢浇,成熟前 15 d以内禁止浇水。
6 收获及入库贮藏
收获
小麦蜡熟末期 (麦叶、 麦穗全部变黄, 茎秆还有一定弹性, 大部分籽粒变硬) 及时进行机械化收获。
入库贮藏
脱粒后及时晾晒,去净杂质,保证籽粒水分≤ 13.0%后进仓储藏。
7 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 过程
内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灌溉、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
记录档案
DB4107/T 508 —2023
6 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应至少保存 3年。
DB4107/T 508 —2023
7 A A
附录 A
(规范性)
百农4199生产中
DB4107-T 508-2023 小麦百农4199栽培技术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28 09:57: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