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 119 -第一条  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 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 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青海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饮 用水水源的保护以及相关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提供居民生 活用水和公共服务用水、 取水、 储水工程的河流、水库、 山泉等地表水、 地下水水源以及备用水源。 第三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应当遵循科 学规划、分区保护、规范建设、综合治理、强化监管、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  县人民政府对饮用水水源的水环 境质量和饮用水安全负责。 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纳入河湖(库)长制 管理。 第五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 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编制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划和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规划,监督实施各类水源工程建设项目; (二)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责任主体 及其工作职责,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 公开; (三)调解饮用水水源水事纠纷,依法查 处造成水土流失和侵占水域、滩地等涉水违法行为; (四)指导、督促供水单位加强供水管网 等供水设施的建设、维护等工作; (五)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的宣 传教育;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 管理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饮用水水 源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范围划定的初步意见; (二)编制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规划,报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指导、监督供水单位、有关部门和 乡镇人民政府开展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工作; (四)会同水行政、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 建立饮用水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体系,健全监门源回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2019 年 3 月 28 日门源回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9 年 7 月 31 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120 -测制度,统筹规划监测点建设; (五)统一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 污染饮用水水源行为的举报,依法查处污染饮 用水水源的违法行为;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 的其他管理职责。 第八条  县发展和改革、自然资源、住房 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牧、卫生健康、公 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饮用水 水源保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饮 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工作,可以聘用水源保护管 护员,协助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 在村规民约中规定具体保护管理内容,教育引导群众自觉保护饮用水水源。 第十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饮用水水源,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与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 县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 划定规模养殖禁止和限制区域,加强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责令养殖场建设环保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划分为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划定准保护区。经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县人 民政府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确定、划 分和调整,由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由县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 州人民政府审查后按程序报批。 第十三条  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饮用 水水源出水流量、水质状况或者公共利益、发展规划等情况,可以提出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方案,该调整方案应当按保护区划定程序报批。 第十四条  因划定或者调整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予以补偿或者合理安置。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在显著位置设立 警示标志、道路警示牌和防护设施,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改变、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宣传牌、 公告牌、视频监控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 第十六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封 闭措施加强取水口的管理,防止鼠类、鸟类等野生动物进入。 县、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必要的截水沟、 沟头防护、生物隔离带、裸露地植被恢复、生态护岸护坡等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证水质安全。 第十七条  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二级 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除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外,本条例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向水域排 放、倾倒工业废渣、城乡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禁止开展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矿产加工活动, 禁止破坏湿地、毁林开荒、损坏植被、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的行- 121 -为,限制使用农药和化肥; (二)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禁止前项 规定的行为外, 还禁止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养殖小区,屠宰场,禁止修建墓地、丢弃或者 掩埋动物尸体,禁止进行对水源造成污染的宗教祭祀活动; (三)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禁止前两 项规定的行为外,还禁止野炊和烧烤行为。 第十八条  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和二级 保护区内已建或者新建、改扩建道路、桥梁及其他设施,可能威胁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污染物收集、排放、处理系统或者隔离设施。 第十九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水源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置必要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由所在乡镇负责转运处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第二十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部门联动 和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建立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和饮用水水源水量、水质信息管理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第二十一条  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依 法对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 指导乡镇、 村对储水、输水设施进行消毒防疫。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 实时监测,饮用水水质有异常情况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按照规定向县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  县水行政、生态环境、卫生 健康等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 自职责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以及相关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对巡查中发现本条例规定的禁止行为或者 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的其他行为,应当进 行劝阻和制止,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 律、法规已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破坏宣传牌、公告牌、视频 监控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在水源准保护区内开展影响饮用水水源水 质的矿产加工活动的,由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立墓地,进行污染 水源的宗教祭祀活动,丢弃、掩埋动物尸体的,由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恢复,并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从事野炊和烧烤 活动的,由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本 条 例 自2 0 1 9年9月1日 起 施行。

.pdf文档 法律法规 门源回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9-08-26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门源回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9-08-26 第 1 页 法律法规 门源回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9-08-26 第 2 页 法律法规 门源回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9-08-26 第 3 页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6: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