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96574.1 (22)申请日 2022.09.28 (71)申请人 广州市易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511449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 会江石南 二路9号3号楼101- 301 (72)发明人 王刚 张权 符艳乔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425 专利代理师 张金龙 (51)Int.Cl. H01M 50/531(2021.01) G01B 11/02(2006.01) G01B 11/14(2006.01) G06T 1/00(2006.01) G06T 7/00(2017.01)G06T 7/13(2017.01) G06T 7/73(2017.01) H01M 10/052(2010.01) H01M 10/058(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及方 法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 片系统, 视觉检测单元设置于极片传输方向的上 游, 用于连续不重复采集极片 的目标图像, 并通 过边缘检测算法获取目标图像中每个极耳的第 一坐标; 控制单元用于选取实时极耳间距数组及 构建匹配数 组; 依序计算实时极耳间距数组与匹 配数组的差值; 在实测差值中的最大值不超 过预 设容错值时, 且匹配数组为 沿极片传输的上游等 差递增时, 最大极耳间距中的上游极耳或者最小 极耳间距中的下游极耳为当前mark孔最接近的 mark极耳; 分切单元设置于极片传输方向的下 游, 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信息, 在控制单元 确定mark极耳后, 裁切mark极耳, 形成包含多个 极耳的电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5498371 A 2022.12.20 CN 115498371 A 1.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视觉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 和分切单 元, 所述控制单 元分别和所述视 觉检测单 元及所述分切单 元信号连接; 所述视觉检测单元设置于极片传输方向的上游, 用于连续不重复采集所述极片的目标 图像, 并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获取所述 目标图像中每个极耳 的第一坐标, 所述第一坐标为相 对于所述极片起 点的绝对坐标;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视觉检测单元发送的信 息, 并根据多个所述极耳的第 一坐 标, 获取多个相邻 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 并依次选取预设数量的所述极耳间距作为实时极 耳间距数组;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构建极耳间距的标准数组, 所述标准数组是以mark点为节点向极 片传输的上游等差递增或递减的极耳间距数组, 并选取以最大极耳间距或最小极耳间距为 起始的预设数量的所述标准数组为匹配数组;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依序计算所述实时极耳间距数组与 所述匹配数组 的差值, 得到预 设数量的实测差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实测差值中的最大值不超过预设容错值 时, 且所述匹配数 组为沿极片传输的上游等差递增时, 所述最大极耳间距中的上游极耳或者所述最小极耳间 距中的下游极耳为当前mar k孔最接近的mar k极耳; 在所述匹配数 组为沿极片传输的上游 等 差递减时, 所述最大极耳间距中的下游极耳或者所述最小极耳间距中的上游极耳为当前 mark孔最接近的mark极耳; 所述分切单元设置于所述极片传输方向的下游, 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信息, 在所述控制单 元确定mark极耳后, 裁切所述mark极耳, 形成包 含多个极耳的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实测差值中的最大值超过预设容错值 时, 依序更新所述实 时极耳间距数组, 并再次计算当前 所述实时极耳间距数组与所述匹配数组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坐标的计算方法为以所述视觉检测单元拍摄所述极片的第一张照片的第一 行像素为绝对起点, 计算所述第一坐标前拍摄的照片的张数乘每张照片包含的像素行数, 加上所述第一 坐标所在照片的像素 行数, 其中, 行的方向为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坐标为所述极耳与 所述极片相接的极耳边缘坐标中的中心点坐标, 计算公式 如下: CY=(Y1+Y2+...+Yn ‑1+Yn)/n, 其中, CY为中心点坐标, Y1 ‑Yn为所述极耳边缘的纵坐 标, n为所述纵坐标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预设数量 不超过一个电芯中包 含的极耳 数量且不少于 两个; 所述预设容 错值不超过1.5m m。 6.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视觉检测单元通过边缘检测算法得到的极耳的第 一坐标, 所述第 一坐标为相对于 所述极片起 点的绝对坐标, 所述视 觉检测单 元设置于所述极片传输方向的上游; 根据多个所述极耳的第一坐标, 获取多个相邻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 并依序选取预设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98371 A 2数量的所述极耳间距作为实时极耳间距数组; 构建极耳间距的标准数组, 所述标准数组是以mark点为节点向极片传输的上游等差递 增或递减数组, 并选取以最大极耳间距或最小极耳间距为起始的所述预设数量的所述标准 极耳间距数组为匹配数组; 依序计算所述实时极耳间距数组与 所述匹配数组 的差值, 得到所述预设数量的实测差 值; 在所述实测差值中的最大值不超过预设容错值 时, 且所述匹配数组为沿极片传输的上 游等差递增时, 所述最大极耳间距中的上游极耳或者所述最小极耳间距中的下游极耳为当 前mark孔最接近的mark极耳; 在所述匹配数组为沿极片传输的上游等差递减 时, 所述最大 极耳间距中的下游极耳或者所述最小极耳间距中的上游极耳为当前mark孔最接近的mark 极耳; 向设置在所述极片传输方向下游的分切单元发送分切信号, 以使所述分切单元在确定 mark极耳后, 裁切所述mark极耳, 形成包 含多个极耳的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所述实测差值中的最大值超过预设容错值时, 依序更新所述实时极耳间距数组, 并 再次计算当前 所述实时极耳间距数组与所述匹配数组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边缘 检测算法获取每 个所述极耳的第一 坐标, 包括: 以所述视觉检测单元拍摄所述极片的第 一张照片的第 一行像素为绝对起点, 计算所述 第一坐标前拍摄的照 片的张数乘每张照片包含的像素行数, 加上所述第一坐标所在照 片的 像素行数, 其中, 行的方向为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坐标为所述极耳与 所述极片相接的极耳边缘坐标中的中心点坐标, 计算公式 如下: CY=(Y1+Y2+...+Yn ‑1+Yn)/n, 其中, CY为中心点坐标, Y1 ‑Yn为所述极耳边缘的纵坐 标, n为所述纵坐标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预设数量 不超过一个电芯中包 含的极耳 数量且不少于 两个; 所述预设容 错值不超过1.5m m。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9837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及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及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锂电池极耳间距的分片系统及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7: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