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40264.7 (22)申请日 2022.08.24 (73)专利权人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号 专利权人 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卓雷 韩旭 邵海明 鲁和友  吴回获 董晓光 秦定松 赵斌  师忠盼 陶倩倩 杨雁基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专利代理师 邵丹 (51)Int.Cl. E01D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 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 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包括支设在混凝土垫层上 的支架、 架设在支架的可调顶托上的桁架分配 梁、 铺设在桁架分配梁上的现浇梁底部模板和设 置在现浇梁底部模板顶面上的堆载预压结构, 桁 架分配梁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设的鱼腹 式桁架梁, 鱼腹式桁架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 形桁架、 第二弧形桁架和第三弧形桁架。 本实用 新型的两个鱼腹式桁架梁能够有效克服浇筑混 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 利用曲线形上弦杆组件能 够满足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底部的变曲率弧的 曲线形控制需求, 解决了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 板支撑预压结构复杂、 预压效果差的问题, 该预 压结构稳定可靠且便 于施工, 便 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217839744 U 2022.11.18 CN 217839744 U 1.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设在混凝土垫层 (10)上的支架(8)、 架设在所述支架(8)的可调顶 托(8‑1)上的桁架分配梁、 铺设在所述桁架 分配梁上的现浇梁底部模板(3)和设置在所述现浇梁底部模板(3)顶 面上的堆载预压结构, 所述桁架分配梁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设的鱼腹式桁架梁, 所述鱼腹式桁架梁包括依 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桁架(4)、 第二弧形桁架(5)和第三弧形桁架(6), 所述第一弧形桁架(4) 的第一下弦杆(4 ‑1)、 所述第二弧形桁架(5)的第二下弦杆(5 ‑1)和所述第三弧形桁架(6)的 第三下弦杆(6 ‑1)均为呈水平布设的直线 杆, 所述第一弧形桁架(4)的第一上 弦杆(4‑2)、 所 述第二弧形桁架(5)的第二上弦杆(5 ‑2)和所述第三弧形桁架(6)的第三上弦杆(6 ‑2)均为 弧形杆, 所述第一上弦杆(4 ‑2)、 所述第二上弦杆(5 ‑2)和所述第三上弦杆(6 ‑2)依次连接形 成与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底面相匹配的曲线形上 弦杆组件, 所述第一下 弦杆(4‑1)、 所述第 二下弦杆(5 ‑1)和所述第三下弦杆(6 ‑1)依次布设形成凹字形下弦杆组件, 相邻的第一弧形 桁架(4)与第二弧形桁架(5)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弧形桁架(5)与第三弧形桁架(6)之间均 通过扣件(7)固定连接, 所述堆载预压结构包括铺设在所述现浇梁底部模板(3)顶 面上的双 曲线鱼腹式混凝土块层和设置在所述双曲线鱼腹式混凝土块层顶部的长方体混凝土预制 块堆载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下弦杆(4 ‑1)与第一上弦杆(4 ‑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竖向腹杆(4 ‑3)和多个第一斜 向腹杆(4 ‑4), 所述第二下弦杆(5 ‑1)与第二上弦杆(5 ‑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竖向腹杆(5 ‑ 3)和多个第二斜向腹杆(5 ‑4), 所述第三下弦杆(6 ‑1)与第三上弦杆(6 ‑2)之间设置有多个 第三竖向腹杆(6 ‑3)和多个第三 斜向腹杆(6 ‑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弧形桁架(4)的安装高度和所述第三弧形桁架(6)的安装高度相平齐, 所述第二弧形 桁架(5)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弧形桁架(4)的安装高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下弦杆(4 ‑1)的两端设置有竖向辅助连接杆(4 ‑5), 所述竖向辅助连接杆(4 ‑5)与所 述第一下弦杆(4 ‑1)之间设置有第一斜向腹杆(4 ‑4), 所述竖向辅助连接杆(4 ‑5)与位于所 述第二弧形桁架(5)最外侧的第二竖向腹杆(5 ‑3)通过扣件(7)固定连接 。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支架(8)上安装多个抛撑(9), 多个抛撑(9)的顶端形成两个对称布设且与所述凹字形下 弦杆组件相匹配的凹字形支撑面, 所述抛撑(9)与所述混凝 土垫层(10)之间的夹角为6 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现浇梁底部模板(3)采用竹胶板, 所述竹胶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6m m~20m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双曲线鱼腹式混凝土块层 包括多个依次铺设的异形混凝土预制块(11), 每个所述异形混 凝土预制块(11)的顶面均为矩形平 面, 多个依次铺设的异形混凝土预制块(11)的底面拼接 共同形成与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底面相匹配的曲面, 所述长方体混凝土预制块堆载层 包括 多个结构相同的长方体混凝 土预制块(12)。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39744 U 2一种双曲线 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现浇梁施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 撑预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浇梁施工是桥梁建造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之一,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高效搭设是现 浇梁施工的关键步骤。 目前, 常规的现浇梁支撑体系的搭设多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 钢管柱 贝雷梁搭设、 梁柱组合形式等。 但对于结构新颖的双曲线鱼腹式弧形结构的现浇梁支架搭 设尚无针对性的支撑体系形式, 鱼腹式混凝土箱梁梁底的变曲率弧形曲线 结构的线形控制 是该桥型现浇梁施工的难点, 鱼腹式混凝土箱梁梁底的变曲率弧形曲线 结构会使得支撑体 系的可调顶托偏心受载, 会导致支撑体系受力不明确, 当荷载过大或相对集中时, 会使支撑 体系处于失稳状态, 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 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及承 台与承台外侧处理过地基间的不均匀 沉降, 找出支架弹性变形值及地基的不均匀 沉降量, 检验支架与模板的稳定性及处理过的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要求, 同时测定弹性沉降量, 为 支架的预留拱度提供依据, 需要在现浇梁底部模板安装完成后, 进 行堆载预压, 现有的双曲 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复杂、 预压效果差; 因此, 应该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双曲 线鱼腹式现浇梁 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双曲 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两个鱼腹式桁架梁能够 有效克 服浇筑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 利用曲线 形上弦杆组件能够满足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底部 的变曲率弧的曲线形控制需求, 预压结构稳定可靠且便 于施工, 便 于推广应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 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设在混凝土垫层上的支架、 架设在所述支架的可调 顶托上的桁架分配梁、 铺设在所述桁架分配梁上的现浇梁底部模板和设置在所述现浇梁底 部模板顶面上的堆载预压结构, 所述桁架分配梁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设的鱼腹式桁 架梁, 所述鱼腹式桁架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桁架、 第二弧形桁架和 第三弧形桁架, 所 述第一弧形桁架的第一下 弦杆、 所述第二弧形桁架的第二下弦杆和所述第三弧形桁架的第 三下弦杆均为呈水平布设的直线杆, 所述第一弧形桁架的第一上弦杆、 所述第二弧形桁架 的第二上弦杆和所述第三弧形桁架的第三上弦杆均为弧形杆, 所述第一上弦杆、 所述第二 上弦杆和所述第三上弦杆依 次连接形成与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底面相匹配的曲线形上弦 杆组件, 所述第一下弦杆、 所述第二下弦杆和所述第三下弦杆依 次布设形成凹字形下弦杆 组件, 相邻的第一弧形桁架与第二弧形桁架之 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弧形桁架与第三弧形桁架 之间均通过扣件固定连接, 所述堆载预压结构包括铺设在所述现浇梁底部模板顶面上的双 曲线鱼腹式混凝土块层和设置在所述双曲线鱼腹式混凝土块层顶部的长方体混凝土预制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83974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双曲线鱼腹式现浇梁模板支撑预压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4: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