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24727.0
(22)申请日 2022.08.23
(73)专利权人 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 通市校西路9号
(72)发明人 韩金刚 沈良进 王善来 刘凯汶
张瞿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专利代理师 张岭
(51)Int.Cl.
E01D 21/00(2006.01)
E01D 4/00(2006.01)
G01N 9/24(2006.01)
G01N 9/36(2006.01)
E01D 101/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 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
控制装置, 其包括移动板车、 水泥砂浆泵、 输送
管、 混凝土密实度检测器、 固定组件和密封组件,
移动板车设置在地面上, 水泥砂浆泵设置在移动
板车上; 输送管连通设置在水泥砂浆泵上; 混凝
土密实度检测器 设置在移动板车上; 固定组件与
密封组件均设置在输送管上。 工作人员通过混凝
土密实度检测器检测钢管拱肋内的混凝土密实
度, 在不密实处的钢管拱肋上开孔, 然后移动输
送管与开孔对接, 通过固定组件将 输送管固定在
钢管拱肋上, 密封组件将输送管与钢管拱肋上的
开孔的对接处进行封闭, 启动水泥砂浆泵将水泥
砂浆通过输送管注入钢管拱肋内, 将钢管拱肋内
填充, 有效改善工作人员将输送管固定在开孔处
困难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217870044 U
2022.11.22
CN 217870044 U
1.一种钢管拱肋 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移动板车 (1) 、 水泥砂浆
泵 (2) 、 输送管 (3) 、 混凝土密实度检测器 (4) 、 固定组件 (5) 和密封组件 (6) , 所述移动板车
(1) 移动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水泥砂浆泵 (2) 设置在移动板车 (1) 上; 所述输送管 (3) 连通设
置在水泥砂浆泵 (2) 的输出端; 所述混凝土密实度检测器 (4) 可拆卸设置在移动板车 (1) 上;
所述固定组件 (5) 设置在输送管 (3) 上且用于将输送管 (3) 固定在钢管拱肋 上; 所述密封组
件 (6) 设置在输送管 (3) 上且用于将输送管 (3) 与钢管 拱肋上的开 孔的对接处进行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组件 (5) 包括螺纹杆 (51) 、 连接杆 (52) 、 转动杆 (53) 和卡接板 (54) , 所述输送管 (3) 的外侧
壁上设置有固定块 (7) , 所述螺纹杆 (51) 与固定块 (7) 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杆 (52) 的形状为U
形, 所述连接杆 (52) 与螺纹杆 (51) 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 (52) 的两端均 设置有滑动块 (8) ;
所述转动杆 (53) 在固定块 (7) 上转动设置有两个, 且两个转动杆 (53) 相靠近的杆端同时转
动设置在固定块 (7) 上, 所述卡接板 (54) 在两个转动杆 (53) 相互远离的一端 各设置有一块,
所述转动杆 (53) 上沿着转动杆 (53) 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孔 (531) , 所述滑动块 (8) 滑动设
置在滑动孔 (531) 内; 当螺纹杆 (51) 向靠近钢管拱肋侧移动时, 两个转动杆 (53) 相互靠近从
而驱使两个卡接板 (54) 夹持在钢管拱肋上; 当螺纹杆 (51) 向远离钢管拱肋侧移动时, 两个
转动杆 (5 3) 相互远离从而驱使两个卡接 板 (54) 脱离 夹持钢管 拱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
述卡接板 (54) 靠近钢管拱肋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板 (9) , 所述固定板 (9) 与钢管拱肋的外周
形状相适配, 所述固定 板 (9) 与钢管 拱肋的抵 接处设置有橡胶条 (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
封组件 (6) 包括密封圈 (61) 、 第一弧形扣 (62) 、 第二弧形扣 (63) 、 螺栓 (64) 和螺母 (65) , 所述
密封圈 (61) 套设在输送管 (3) 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弧形扣 (62) 与第二弧形扣 (63) 同轴 铰
接在输送管 (3) 的外侧壁上, 所述螺栓 (64) 与第一弧形扣 (62) 铰接, 所述螺母 (65) 螺纹设置
在螺栓 (64) 上, 所述第二弧形扣 (63) 靠近螺栓 (64) 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 (631) , 所述螺栓
(64) 用于与容纳槽 (6 31) 的底壁抵 接, 所述螺母 (6 5) 用于与第二弧形扣 (6 3) 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
纳槽 (631) 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 (6311) , 所述容纳槽 (631) 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 (11) , 所
述限位块 (11) 卡接在限位槽 (6 311) 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
位槽 (6311) 内设置有弹簧 (12) , 所述弹簧 (12) 的一端与限位槽 (6311) 的底壁连接、 另一端
与限位块 (11) 连接, 所述限位 块 (11) 远离弹簧 (12) 且远离 螺栓 (64) 的一端设置有倾 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
封圈 (61) 上设置有第一拉绳 (13) 与第二拉绳 (14) , 所述第一拉绳 (13) 用于与第二拉绳 (14)
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拉绳 (13) 靠 近第二拉绳 (14) 的一端设置有卡扣 (1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70044 U
2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 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钢管混凝土桥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
控制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拱桥是桥梁的基本桥型之一, 因其造型优美, 所以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钢管混凝
土拱桥解决了拱桥高强度材料应用和施工两大难题, 所以在桥梁施工领域得到了迅速发
展。
[0003]目前, 常用的钢管拱肋混凝土施工方法为顶升法, 利用泵送的压力将混凝土 由底
到顶注入钢管, 由混凝土自重及 泵送压力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的状态; 在实际浇筑过程中, 虽
然在钢管上会间隔开设若干个用于将钢管内的空气排出的透气孔, 但是仍会由于浇筑前钢
管内壁未清洗干净、 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透气孔开设 间隔过长等问题, 导致浇筑完成后钢管
内会有局部不密实的情况。 现有的针对不密实处的处理方法通常为: 工作人员 在不密实处
开孔, 将同标号的微膨胀水泥砂浆通过输送管注入不密实处。 但是在灌注水泥砂浆时, 由于
不密实处会存有空气, 工作人员手持输送管进行灌浆时会产生较大 的反推力, 因此需要工
作人员在灌浆过程中随时保持手动对输送管的稳定, 而人工手动扶持输送管不仅危险系数
大, 而且稍 有不慎会让输送管脱离开孔处造成水泥砂浆泄漏, 最终导致工作人员将输送管
固定在开 孔处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改善工作人员将输送管固定在开孔处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拱肋
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 钢管拱肋内混凝 土密实度控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 术方案:
[0006]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包括移动板车、 水泥砂浆泵、 输送管、 混
凝土密实度检测器、 固定组件和密封组件, 所述移动板车移动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水泥砂浆
泵设置在移动板车上; 所述输送管连通设置在水泥砂浆泵的输出端; 所述混凝土密实度检
测器可拆卸设置在移动板车上; 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输送管上且用于将输送管固定在钢管
拱肋上; 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输送管上且用于将输送管与钢管拱肋上的开孔的对接处进 行
封闭。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工作人员将混凝土密实度检测器从移动板车上拆下, 通
过混凝土密实度检测器检测钢管拱肋内的混凝土密实度, 检测到钢管拱肋内的混凝土密实
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在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钢管拱肋处开孔, 然后移动输送管与开孔对接,
通过固定组件将输送管固定在钢管拱肋上, 密封组件将输送管与钢管拱肋上的开孔的对接
处进行封闭, 然后启动水泥砂浆泵, 水泥砂浆泵将水泥砂浆通过输送管注入钢管拱肋内, 将
钢管拱肋内填充, 有效改善 工作人员将输送管固定在开 孔处困难的问题。
[0008]可选的,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杆、 连接杆、 转动杆和卡接板, 所述输送管的外侧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870044 U
3
专利 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4: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