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0 5284.7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渤海大学 地址 121013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 新区科技 路19号 (72)发明人 林雅文 李艾靑 郑月 高月 刘佳晨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智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313 专利代理师 周正辉 (51)Int.Cl. F26B 9/06(2006.01) F26B 21/00(2006.01) F26B 23/04(2006.01) F26B 25/12(2006.01)F26B 25/18(2006.01) F26B 25/22(2006.01) G01G 19/4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远红外 干燥称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干燥称重装 置, 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其干燥装置为一远 红外加热箱, 远红外加热箱固定安装于一底座 板, 且其底部与底座板之间留有配件安装空间; 电子称重装置固定安装于配件安装空间, 其承重 部固定一伸至远红外加热箱的干燥室的立架; 干 燥室设置有物料干燥托盘, 物料干燥托盘可拆卸 的固定于立架, 其盘底为能通风滤水的网状结 构; 远红外加热箱的远红外加热管, 布置于物料 干燥托盘的上方; 风机通过匀风板可向物料干燥 托盘均匀吹风; 干燥室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向外界 的通风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装置易于实现连 续操作, 可大大减少物料在取出、 称重、 放回过程 中对实验带来的负面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715672 U 2022.11.01 CN 217715672 U 1.一种远红外 干燥称重装置, 包括电子称重装置以及干燥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干燥装置为一远红外加热箱, 所述远红外加热箱固定安装于一底座板, 且其底部 与所述底座板之间留有配件安装空间; 所述电子称重装置 固定安装于所述配件安装空间, 其承重部 固定一伸至所述远红外加 热箱的干燥室的立架, 所述 立架与所述远红外加热箱间隙配合; 所述干燥室设置有物料干燥托盘, 所述物料干燥托盘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立架, 其盘 底为能通 风滤水的网状结构; 所述远红外加热箱 的远红外加热管, 布置于所述干燥室, 并位于所述物料干燥托盘的 正上方; 所述干燥室设置有位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上方的匀风板, 所述匀风板设置一进风孔和 若干出风孔, 所述匀风板水平布置, 其下表面将所述物料干燥托盘全部覆盖, 并均匀分布所 述出风孔, 其进风 孔与一位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箱外的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干燥室底部设置有 若干通向外界的通 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红外加热箱的箱门 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通过 所述透明观察窗, 能观察到所述物料干燥 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红外加热箱通过四 根支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板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称重装置设置了 一用于传输 重量数据信号的数据通信接 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架为一竖直布置的 杆状结构, 其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物料干燥托盘安装高度的刻度线; 所述立架螺纹连接有 托板, 所述物料干燥托盘的中心设置有套于所述立架的中心孔, 所述物料干燥托盘支撑放 置于所述托板, 并通过一压 板下压固定, 所述压 板过盈配合于所述 立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称重装置还包括 称量箱; 所述称量箱底部设置有底盖, 所述称量箱底部内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底盖的称重传 感器; 所述数据通信接头 设置于所述称量箱侧壁, 并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立架下 端伸至所述称量箱内, 并固定连接有底板; 所述称重传感器作为所述电子称重装置的承重 部, 并重叠支撑于所述底板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称量箱内竖直设置有 限位导向筒, 所述 立架贯穿所述限位 导向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下表面固定有螺 纹连接于所述立架的螺套。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15672 U 2一种远红外干 燥称重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实验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远红外 干燥称重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干燥实验是农产品或食品加工贮藏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 其是通过研究物料在不 同条件下含水率的变化 规律, 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 [0003]但是, 传统的干燥实验是 间歇式的, 首先通过干燥实验装置干燥物料一定时间, 然 后打开干燥装置, 取出物料, 通过天平称量物料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然后再将物料放回干燥 装置, 进行下一时间段的干燥, 如此重复操作, 最后统计记录结果, 绘制实验物料的干燥速 率曲线。 整个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因实验条件和物料的性状而不同, 少则1 ‑2个小时, 多 则数小时。 因此, 在干燥 实验时, 需要实验操作人员长时间守候记录实验 数据, 实验时间长、 效率低, 实验 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实验中, 每个干燥时间段 理论上应该相同, 但是, 目 前实验过程中由于需要 取物料、 称重、 记录、 放回物料, 每个干燥时间段有变化, 而且物料在 取出、 称重、 放回过程中温湿度的改变也对实验真实数据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 干燥称重装置, 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0005]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红外 干燥称重装置, 包括电子称重装置以及干燥装置; [0007]所述干燥装置为一远红外加热箱, 所述远红外加热箱固定安装于一底座板, 且其 底部与所述底座板之间留有配件安装空间; [0008]所述电子称重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配件安装空间, 其承重部固定一伸至所述远 红 外加热箱的干燥室的立架, 所述 立架与所述远红外加热箱间隙配合; [0009]所述干燥室设置有物料干燥托盘, 所述物料干燥托盘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立架, 其盘底为能通 风滤水的网状结构; [0010]所述远红外加热箱的远红外加热管, 布置于所述干燥室, 并位于所述物料干燥托 盘的正上 方; [0011]所述干燥室设置有位于所述远 红外加热管上方的匀风板, 所述匀风板设置一进风 孔和若干出风孔, 所述匀风板水平布置, 其下表 面将所述物料干燥托盘全部覆盖, 并均匀分 布所述出风 孔, 其进风 孔与一位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箱外的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0012]所述干燥室底部设置有 若干通向外界的通 风孔。 [0013]本方案中, 风机和匀风板构成送风系统, 能高效的向装于物料干燥托盘的物料吹 风, 将水分从底部的通风孔吹走; 通过远红外加热管能加热物料, 蒸发出水汽, 并被风带走; 通过电子称重装置能对物料干燥托盘的物料进行称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装置易于实现 连续操作, 可 大大减少物料在取 出、 称重、 放回过程中对实验带来的负面影响。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远红外加热箱的箱门设置有透明观察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715672 U 3
专利 一种远红外干燥称重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0:42:5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57.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8858-2012 电子元器件用酚醛包封料.pdf
DB42-T 2226.4-2024 自然资源政务一张图应用规范 第4部分:运行服务 湖北省.pdf
T-ZYLM 0003—2023 昌吉玉米种子 制种玉米种子加工技术规程.pdf
T-CIITA 117—2021 信息安全技术 零信任参考架构.pdf
ISO IEC 27017-2015.pdf
GB-T 379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桌面云安全技术要求.pdf
DB31-T 1109-2022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南 上海市.pdf
GM-T 0066-2019 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和保障能力建设实施指南.pdf
DB23-T 3277—2022 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黑龙江省.pdf
GB-T 5271.17-2010 信息技术词汇第17部分数据库.pdf
GB-T 21063.3-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pdf
GB-T 39779-2021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设计导则.pdf
GB-T 23997-2009 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pdf
T-IMCPNT 001—2024 中国马奶之乡特色产业示范旗建设与管理指南.pdf
江苏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pdf
CREST 应急响应指南 CSIR-Procurement-Guide 英文版.pdf
GB/T 39188-2020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pdf
DB44-T 747-2010 转子侧变频调速节能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广东省.pdf
T-QGCML 1698—2023 金属成分智能分析系统.pdf
NB-T 10178-2019 煤矿在用继电保护装置电气试验规范.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357.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