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71575.1 (22)申请日 2021.12.2 2 (73)专利权人 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6055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东 江科技园东兴片区惠泽大道3 01号 (72)发明人 陈哲 刘冠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专利代理师 李远星 (51)Int.Cl. B26D 1/15(2006.01) B26D 1/24(2006.01) B26D 7/26(2006.01) H01M 4/139(2010.01) H01M 4/08(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分切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切设备。 该分切设 备包括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 第一刀轴上设置有 第一刀, 第二刀轴上设置有第二刀, 且第一刀轴 可沿轴向发生相对于第二刀轴的移动。 设置第一 刀轴与第二刀轴之间可沿轴向发生相对移动, 从 而使安装在第一刀轴上的第一刀与安装在第二 刀轴上的第二刀相互之间的靠刀量可实现调节, 满足小尺寸极片 的高精度分切需求。 而且, 靠刀 量调节可在线实时调节, 无需长时间待机进行调 整, 更无需更换定制配套件, 确保生产效率, 提高 分切质量。 进一步的, 采用由两个带斜面的调节 块组成的靠刀量调节组件进行第一刀轴与第二 刀轴之间的沿轴向移动调节, 使第一刀与第二刀 的靠刀量精度更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217168654 U 2022.08.12 CN 217168654 U 1.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分切设备 上设置有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 所述第一刀轴和所述第二刀轴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刀轴上设置有第一刀, 所述第二刀 轴上设置有第二刀, 所述第一刀的刀刃和所述第二刀的刀刃相互靠近并可配合实现分切作 业; 所述第一刀轴可沿轴向发生相对于所述第 二刀轴的移动; 在所述第 一刀轴与 所述第二 刀轴发生相对移动时, 所述第一刀与所述第二刀的靠刀间隙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切设备上设置有靠刀量调 节组件, 可驱使所述第一刀轴沿轴向发生相对所述第二刀轴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刀量调节 组件包括第 一调 节块和第二调节块,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轴的 远端和近端, 且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第一刀轴作用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或所述第二 调节块为斜块, 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二调节块可发生在倾斜方向上 的相对移动; 且所 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二调节块相对移动时,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沿轴向相 互作用远离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调节块和所述第 二调节 块均为斜块;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的相对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 面, 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互 作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块设置在导轨上, 并由丝杆驱动沿所述 导轨滑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丝杆 上设置有调节旋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刀通过刀隔套设置在所 述第一刀轴上, 和/或, 所述第二刀通过刀隔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刀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刀轴的端部 上设置有轴承隔套, 所述轴承隔套与所述第一刀轴在轴向上相对固定; 所述轴承隔套的外 周设置有导向键, 安装所述第一刀轴的端部的轴承座上 具有与所述 导向键适配的限位槽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隔套具有第 一端侧和第 二端侧, 所述第一端侧 和所述第二端侧沿所述第一刀轴的初始轴向移动方向依次分布; 至少所述轴承隔套的第 二端侧上设置有轴 承挡圈, 且所述轴承隔套的第 二端侧外设置 有轴承端盖; 所述轴承端盖上具有朝向所述轴承挡圈凸起的导向轴, 所述轴承挡圈上具有 与所述导向轴适配的导向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分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弹性件; 所 述轴承挡圈随所述轴承隔套移动靠近所述轴承端盖时, 所述 弹性件将受所述轴承挡圈与所 述轴承端盖共同压缩作用并积蓄弹性势能。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168654 U 2一种分切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极片切割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分切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通常采用分切 设备对锂电池极片进行分切。 现有的分切 设备主要包括上下 设置在刀架上 的两个刀轴, 在两个刀轴 上分别设置有上刀和下刀, 在两个刀轴同步旋转过 程中, 带动其上的上刀和下刀配合完成切割动作。 其中, 上刀和下刀相互对应且相互之 间具 有靠刀间隙。 然而, 目前的的分切设备中, 为确保上刀与下刀的稳定切割, 上刀及下刀均为 牢固的安装在刀轴 上, 同时两个刀轴在轴向上 的相对位置也是被锁紧固定, 由此而导致上 刀与下刀之间的靠刀间隙变得固定而不可调整。 [0003]进行锂电池极片的切割时, 过大或过小的靠刀间隙均容易导致小尺寸极片的分切 精度降低, 且较大靠刀间隙会出现上刀与下刀 分别对应的切割线之间相距较远的现象, 由 此导致切割过程中极片会极易被拉扯起皱, 影响极片的质量。 如停机进 行靠刀间隙调整, 由 于调节的精度较高, 因此耗费时间长, 不仅影响生产效率, 且由于切刀均采用隔套等定制配 套件安装在刀轴上, 需对整套安装配套件进 行更换, 极大加重了生产成本, 尤其在频繁的调 整、 更换中会导 致生产效率极大降低而生产成本剧增。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传统的分切设备的靠刀量无法实现在线实时调节, 无法满足高精度分切需 求, 而进行停机调整存在生产效率降低、 成本增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切设 备。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分切设备, 所述分切设备 上设置有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 [0007]所述第一刀轴和所述第二刀轴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刀轴上设置有第一刀, 所述第 二刀轴上设置有第二刀, 所述第一刀的刀刃和所述第二刀的刀刃相互靠近并可配合 实现分 切作业; [0008]所述第一刀轴可沿轴向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二刀轴的移动; 在所述第一刀轴与所述 第二刀轴发生相对移动时, 所述第一刀与所述第二刀的靠刀间隙改变。 [000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分切 设备上设置有靠刀量调节组件, 可驱使所述第一刀 轴沿轴向发生相对所述第二刀轴的移动。 [00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靠刀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 所述第 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轴的远端和近端, 且所述第二调 节块与所述第一刀轴作用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或所述第二调节块为斜块, 所述第一调 节块与所述第二调节 块可发生在倾斜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且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二调 节块相对移动时,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沿轴向相互作用远离 。 [0011]在更优选 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均为斜块; 所述第一调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1716865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分切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分切设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分切设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分切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35: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