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B 18 DB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692—2019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 Quality control and assessment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in protected agriculture 2019 - 09 - 20 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0 - 20 实施 发 布 DB37/T 3692—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质量控制 .......................................................................... 1 4 质量评估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码及其含义 ......................... 13 参考文献 ............................................................................ 14 I DB37/T 369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鲁TC 1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长军、陈益玲、周笑天、胡先锋、李曼华、李芸、朱汉青、宋莹华。 II DB37/T 3692—2019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疑误数据处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n protected agriculture 借助气象仪器、对农业生产设施内的气象要素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 注:气象要素包括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地温、辐射、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相对湿度等。 2.2 值域 value field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取值范围。 2.3 变值 change value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量。 2.4 设备临界值 equipment critical value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仪器技术特性所要求取值范围。 2.5 质量控制标识 quality control flag 由0~9组成的、标识数据质量控制状态的一组数字编码。 3 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对象 质量控制对象为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地温、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相对湿度等气象观测要素。 3.2 质量控制内容及方法 1 DB37/T 3692—2019 3.2.1 格式检查 观测数据文件包括温度和湿度气象观测数据文件、辐射观测数据文件、二氧化碳浓度观测数据文件 和土壤相对湿度观测数据文件。观测数据文件数据格式应按附录A的规定检查是否正确;其中一项未通 过检查,相应数据文件为格式错误。格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数据文件命名; b) 数据文件结构; c) 记录长度检查; d) 数据间分隔符检查; e) 字符合法性检查。 3.2.2 文件缺失检查 根据站点信息和观测任务,检查数据文件是否缺失,统计应有文件数量、实有文件数量和缺失文件 数量。 3.2.3 数据缺测检查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缺测,缺测数据格式见附录A。 3.2.4 设备临界值检查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超过设备临界值,超过临界值的数据为错误数据。 3.2.5 值域检查 3.2.5.1 根据观测季节、观测环境、种植作物、天气气候状况等条件,结合生产管理措施,分类统计 观测数据,确定不同条件下气象要素的值域。 3.2.5.2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超出值域,超出值域范围的数据为疑误数据。 3.2.6 时间一致性检查 3.2.6.1 时间一致性为观测数据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的变化特征。根据观测季节、观测环境、种植作物、 天气气候状况等条件,结合生产管理措施,统计观测数据,确定不同条件下气象要素的变值。 3.2.6.2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超出变值范围;超出变值范围的数据为疑误数据。 3.2.7 空间一致性检查 3.2.7.1 空间一致性为相同或相近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环境下、观测数据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变化特征。 根据设施结构一致、设施内环境相似、管理措施同步的多个站的观测数据分析其相关性,找出气象要素 空间一致性变化特征。 3.2.7.2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符合空间变化特征,不符合变化特征的数据为疑误数据。 3.2.8 内部一致性检查 3.2.8.1 内部一致性为观测数据同一时间内、同一要素的变化规律。 3.2.8.2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符合内部一致性,不符合内部一致性的数据为疑误数据;某一项数据为疑 误数据,则该项中至少有一组为错误数据。检查观测数据内部一致性应包括下列内容: ——日最低气温≤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 2 DB37/T 3692—2019 ——日地面最低温度≤定时地面温度≤日地面最低温度; ——日最小相对湿度≤定时相对湿度; ——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 3.2.9 要素间协调性检查 检查观测数据是否符合要素间协调性变化特征,不符合协调性变化特征的数据为疑误数据。要素间 协调性变化特征应包括下列内容: ——相关要素同时增大; ——相关要素滞后增大; ——相关要素反向变化; ——相关要素滞后反向变化等。 3.3 质量控制标识 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应按附录B规定标识数据质量。数据质量的标识包括:正确、可疑、错误、订正 数据、修改数据、预留、无观测项目、缺测、未做质量控制。数据质量用质量控制码表示,质量控制码 及其含义见附录B。 3.4 疑误数据处理 3.4.1 疑误数据为正确数据 经人工确认,疑误数据为正确数据时,应按附录B的规定将数据质量控制码由“1”(可疑)更正为 “0”(正确);同时根据检查方法调整值域、变值或变化特征。 3.4.2 疑误数据为错误数据 经人工确认,疑误数据为错误数据时,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a) 能够修改为正确数据时,修改错误数据,按附录 B 的规定将该数据项对应的数据质量控制码标 识为“4”; b) 有“订正数据”时,用“订正数据”替代错误数据,按附录 B 的规定将该数据项对应的数据质 量控制码标识为“3”; c) 既无法修改为正确数据、又无“订正数据”替代时,按附录 A 的规定将该数据项置为缺测。 3.5 生成更正数据 经过质量控制标识和疑误数据处理的数据,按附录A的规定生成更正数据文件。 4 质量评估 4.1 质量评估对象 按3.1的规定给出。 4.2 质量评估内容及方法 4.2.1 数据缺测率 3 DB37/T 3692—2019 根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码“8”(缺测),统计质量控制后的数据文件数据缺测率。缺测率计算方 法见公式(1): P N 1 100% ..................................... (1) N 式中: P ——缺测率; N1 ——数据文件出现的缺测数据组数; N ——数据文件应有的观测数据组数。 4.2.2 数据可用率 根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码“0”(正确),统计质量控制后的数据文件数据可用率。可用率计算方 法见公式(2): K M 1 100% ..................................... (2) N 式中: K ——可用率; M1 ——数据文件中正确数据组数; N ——数据文件应有的观测数据组数。 4 DB37/T 3692—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A.1 文件命名 观测数据文件名为“Z_AGME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PAM-PPPP_FTM[-CCx].TXT”。文件名格式 说明如下: a) Z: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国内交换的资料; b) AGME:固定代码,表示农业气象数据指示码; c) I:固定代码,表示其后字段代码为测站区站号; d) IIiii:表示测站区站号。其中 II 表示区号,为“D0~D9”,占 2 位;iii 为自定编号,占 3 位,iii 应全部为数字; e) yyyyMMddhhmmss:表示文件生成时间(UTC,国际协调时)。其中:yyyy 为年,占 4 位;MM 为月,占 2 位;dd 为日,占 2 位;hh 为时,占 2 位;mm 为分,占 2 位;ss 为秒,占 2 位;年、 月、日、时、分、秒若位数不足,高位补“0”; f) O:固定代码,表示观测类资料; g) PAM:固定代码,表示设施农业气象观测资料; h) PPPP:表示文件分类标识符,观测数据文件分类标识符按表 A.1 的规定给出; i)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j) CCx:更正顺序标识,为可选项。其中:CC 为固定代码;x 为英文大写字母 A~X,x=A 时,表 示对数据的第一次更正;x=B 时,表示对数据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直至 x=X; k) TXT:固定代码,表示文件类型为文本格式; l) “[]”的字段为可选字段,可选字段与其前面字段用“-”分隔;其他字段为必选字段。 表A.1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分类标识符 PPPP 标识符说明 METE 温度湿度观测数据文件 RADI 辐射观测数据文件 PCO2 二氧化碳浓度观测数据文件 SOIL 土壤相对湿度观测数据文件 A.2 温度湿度观测数据文件结构与内容 温度湿度观测数据
DB37-T 3692-2019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01: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