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089600.8 (22)申请日 2021.08.31 (73)专利权人 西安市胸科医院 (西安市结核病 胸部肿瘤医院) 地址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 道东段 (72)发明人 黄毅 王勇 王飒然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邵丹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B 17/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 切针装置, 包括第一壳体和外套管, 当外套管内 套装有针芯时, 外套管与针芯形成用于穿刺的穿 刺组件, 当外套管内套装有内套管时, 外套管与 内套管形成用于切割的切割组件, 内套管内具有 一个辅助通道和一个抽吸通道, 内套管的抽吸通 道通过抽吸管与抽吸泵 连通, 外套管的旋切端的 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刃, 外套管的旋切端的管 壁上开设有第一吸引旋切孔, 抽吸通道的管壁上 开设有第二吸引旋切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套 管内设置辅助通道和抽吸通道, 当向辅助通道穿 入超声刀, 就可以利用超声刀对病灶部位的粘 连 组织进行灭活、 分离与切割, 再由切割组件与抽 吸泵对经过超声刀切割的粘连组织进行二次旋 切与抽吸。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6022360 U 2022.03.15 CN 216022360 U 1.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 一壳体(8)和一端固定安装在 所述第一壳体(8)内的外套管(2), 当所述外套管(2)内套装有针 芯(1)时, 所述外套管(2)与 所述针芯(1)形成用于穿刺的穿刺组件, 当所述外套 管(2)内套装有内套 管(3)时, 所述外套 管(2)与所述内套 管(3)形成用于切割的切割组件, 所述内套 管(3)内具有一个辅助通道(3 ‑ 1)和一个抽吸通道(3 ‑3), 所述内套管(3)的抽吸通道(3 ‑3)通过抽吸管(6)与抽吸泵(7)连 通, 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刃(2 ‑1), 所述外套 管(2)的旋切端的 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吸引旋切孔(2 ‑2), 所述抽吸通道(3 ‑3)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吸引旋切孔 (3‑2),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位于所述内套管(3)的旋切端,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 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刃(4),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5), 所述第一旋切刃(4)和所述第二旋切刃(5)可 形成双刃剪切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管 (3)上套装有与所述第一壳体(8)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9), 所述第二壳体(9)内设置有用 于驱动所述内套管(3)的驱动电机(10), 所述 驱动电机(10)与所述内套管(3)之间通过传动 机构连接 。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 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的涡轮(11 ‑1)和与所述涡轮(11 ‑1)相啮合 的蜗杆(11 ‑2), 所述蜗杆(11 ‑2)为中空结构, 所述蜗杆(11 ‑2)固定套装在所述内套管(3) 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吸引 旋切孔(2 ‑2)和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均为矩形孔,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的面积 小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的面积,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吸 引旋切孔(3 ‑2)的数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吸引 旋切孔(3 ‑2)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吸引 旋切孔(2 ‑2)沿所述外套 管(2)的旋切端的轴向方向呈至少两排布设, 相 邻两排的多个所述 第一吸引旋切孔(2 ‑2)呈交错布设, 多个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沿所述外套管(2)的旋 切端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 (2)的管壁厚度等于所述内套管(3)的管壁厚度, 所述外套管(2)的管壁厚度的取值范围为 0.1mm~0.3mm, 所述外套管(2)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1.5m m~4m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吸引 旋切孔(3 ‑2)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的长度的取值范 围为5mm~10m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022360 U 2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一般引流穿刺 术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愈后 效果, 已经慢慢替代了传统的外科 手术方法, 现有的引流穿刺针也有不同型号, 不同的构造, 可解决大部分需要引流的患者。 但是对于像脓肿质地较为粘稠以及积液内部分隔絮状坏死物较多的病灶, 现有的穿刺针抽 吸引流极易引起穿刺针及引流管堵塞, 无法正常或彻底引流黏稠坏死物, 目前是临床治疗 的难题, 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延 长了治疗时间, 带给患者巨大的痛苦, 大幅的增加了治 疗费用, 浪费了医疗资源; 而且,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现有的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的功能单 一, 难以应对临床手术中复杂的情况, 存在旋转切割能力不足且抽吸效率低的缺陷; 因此, 应该提供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多功 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通过在内套管内设置辅助通道和抽吸通 道, 当向辅助通道 穿入超声刀, 就可以利用超声刀对病灶部位的粘连 组织进行灭活、 分离与 切割, 再由切割组件与抽吸泵对经 过超声刀切割的粘连组织进行二次旋切与抽吸。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 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壳体和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外套 管, 当所述外 套管内套装有针芯时, 所述外套管与所述针芯形成用于穿刺的穿刺组件, 当所述外套管内 套装有内套管时, 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形成用于切割的切割组件, 所述内套管内具有 一个辅助通道和一个抽吸通道, 所述内套管 的抽吸通道通过抽吸管与抽吸泵连通, 所述外 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刃, 所述外套 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吸引 旋切孔, 所述抽吸通道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吸引旋切 孔,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 孔位于所述内 套管的旋切端,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 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刃,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 孔的边 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 所述第一旋切刃和所述第二旋切刃可 形成双刃剪切结构。 [0005]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管上套装有与所 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套管的驱动电 机,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套管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 [0006]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 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上的涡轮和与所述涡轮相啮合的蜗杆, 所述蜗杆为中空结构, 所述蜗杆固定套装在所述内套管 上。 [0007]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和所 述第二吸引旋切孔均为矩形孔,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面 积,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数量。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02236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多功能负压吸引旋切针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15: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