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037519.5 (22)申请日 2021.08.27 (73)专利权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 春市长春汽车经济 技术开发区新红旗大街1号 (72)发明人 刘健 董向坤 闫彦 贾晓峰 马望 王达鹏 佟鑫 蔡义剑 姚朋 王兴伟 (74)专利代理 机构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2201 代理人 张岩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22/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 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 构, 由上模和下模构成; 所述下模包括外压 料圈、 下模座、 内压 料圈和凸模, 凸模固定在下模座上, 外压料圈设置于凸模和下模座之间并通过导板 Ⅱ与下模座接触, 内压料圈设置于凸模内侧并通 过导板Ⅰ与凸模相接触, 外压料圈底部安装有多 个外压料圈托杆, 内压料圈底部安装有多个内压 料圈托杆, 下模座上装有到底限位块; 上模包括 上模座、 凹模和上压料板, 凹模固定在上模座上, 上压料板设置于凹模内侧并通过导板 Ⅲ1与凹模 接触, 上压料板顶部安装有多个氮气缸。 本实用 新型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减小了内压料圈成 形深度, 可降低内压料圈成形深度, 避免零件在 生产过程中出现开裂或缩颈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5845236 U 2022.02.18 CN 215845236 U 1.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 结构, 其特 征在于: 由上模和下模构成; 其中, 所述下模包括外压料圈(3)、 下模座(5)、 内压料圈(9)和凸模(13); 所述凸模(13) 固定在下模座(5)上, 外压料圈(3)设置于凸模(13)和下模座(5)之间并通过导板 Ⅱ(14)与 下模座(5)接触, 内压料圈(9)设置于凸模(13)内侧并通过导板 Ⅰ(6)与凸模(13)相接触; 所 述外压料圈(3)底部安装有多个外压料圈托杆(4); 所述内压料圈(9)底部安装有多个内压 料圈托杆(8); 所述下模座(5)上装有到底限位 块(7);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 凹模(2)和上压料板(11); 所述凹模(2)固定在 上模座(1)上, 上压料板(11)设置于凹模(2)内侧并通过导板 Ⅲ(15)与凹模(2)接触; 所述上压料板(11)顶 部安装有 多个氮气缸(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模(13)通过 螺栓固定在下模座(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板 Ⅱ(14)和 导板Ⅰ(6)分别通过螺 栓固定在外 压料圈(3)和内压料圈(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压料圈托杆 (4)通过螺栓与外压料圈(3)固定, 外压料圈托杆(4)与压机的下气垫相接触并为外压料圈 (3)提供驱动力, 内压料圈托杆(8)通过螺栓与内压料圈(9)固定, 内压料圈托杆(8)与压机 的下气垫相接触并为内压料圈(9)提供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到底限位块 (7)与下模座(5)通过螺 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模(2)通过 螺栓固定在上模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板 Ⅲ(15)通 过螺栓固定在上压料板(1 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气缸(10)通 过螺栓与上压料板(1 1)固定, 为上压料板(1 1)提供压料驱动力。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845236 U 2一种环形 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冷冲压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形零件拉延模具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环形零件冲压工艺一般由拉延、 修边和整形组成, 拉延工序主要采用内、 外压 料圈压料形式, 且两个压料圈行程相同。 对于形状复杂, 成形深度较大的环形产品, 双压边 圈等行程工艺形式增大了拉延成形深度, 不利于产品成形, 产品易出现开裂或缩颈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以解决采用环形 零件传统拉延模具产品成形 过程中易出现开裂或缩颈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环形零件拉延模具 结构, 由上模和下模构成; [0006]其中, 所述下模包括外压料 圈3、 下模座5、 内压料圈9和凸模13; 所述凸模13固定在 下模座5上, 外压料圈3设置于凸模13和下模座5之间并通过导板 Ⅱ14与下模座5接触, 内压 料圈9设置于凸模13内侧并通过导板 Ⅰ6与凸模13相接触; 所述外压料圈3底部安装有多个外 压料圈托杆4; 所述内压料圈9底部安装有多个内压料圈托杆8; 所述下模座5上装有到底限 位块7; [0007]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 凹模2和上压料板 11; 所述凹模2固定在上模座1上, 上压料 板11设置于凹模2内侧并通过导板 Ⅲ15与凹模2接触; 所述上压料板11顶部安装有多个氮气 缸10。 [0008]进一步地, 所述凸模13通过螺 栓固定在下模座5上。 [0009]进一步地, 所述导板 Ⅱ14和导板 Ⅰ6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压料圈3和内压料圈9 上。 [0010]进一步地, 所述外压料 圈托杆4通过螺栓与外压料 圈3固定, 外压料圈托杆4与压机 的下气垫相接触并为外压料圈3提供驱动力, 内压料圈托杆8通过螺栓与内压料圈9固定, 内 压料圈托杆8与压 机的下气垫相接触并为内压料圈9提供驱动力。 [0011]进一步地, 所述到底限位 块7与下模座5通过螺 栓连接。 [0012]进一步地, 所述凹模2通过螺 栓固定在上模座1上。 [0013]进一步地, 所述导板Ⅲ15通过螺 栓固定在上压料板1 1上。 [0014]进一步地, 所述氮气缸10通过螺栓与上压料板11固定, 为上压料板11提供压料驱 动力。 [0015]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用新型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减小了内压料圈成形深度, 可降低内压料圈成 形深度, 避免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开裂或缩颈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5845236 U 3
专利 一种环形零件拉延模具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22:0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07.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Z 18906-2002 开放式电子图书出版物结构.pdf
GB-T 35295-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pdf
ISO IEC 27018-2019.pdf
GB-T 31991.1-2015 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
T-QGCML 302—2022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1+6管理体系.pdf
GYT 362-2022 立体声和环绕声音频测试序列.pdf
信通院 国内网络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类产品研究与测试报告-2021年.pdf
数据出境管理办法.pdf
GB-T 31497-201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 测量.pdf
GB-T 22551-2023 旅居车辆 居住要求.pdf
GB-T 9254.1-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pdf
GB-T 38318-2019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评估指南.pdf
NB-T 10205-2019 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规定.pdf
GB-T 40429-2021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pdf
GB-T 30732-2014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仪器法.pdf
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pdf
GA 1800.2-2021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pdf
HJ 76—2017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GB-T 36527-2018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节能指南.pdf
GB-T 3782-2016 乙炔炭黑.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507.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