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4 4994.6 (22)申请日 2021.12.2 2 (73)专利权人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 发区华夏路387号 (72)发明人 赵洪 王华波 崔琴珠 杨道海  杨厚华 陈志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 3319 专利代理师 王乃苍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19/08(2006.01) B21D 51/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压翻边模具 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包 括上模、 下模, 上模与下模拆卸式连接, 上模包括 活动板、 上模套, 下模包括凸模、 哈夫, 上模套上 部活动连接于活动板外部且下部活动连接于哈 夫外部, 上模套分别 与活动板、 哈夫适配, 凸模位 于哈夫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 减小了加 工误差, 保障了产品尺寸稳定, 结构简单, 使用体 验更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6679845 U 2022.06.07 CN 216679845 U 1.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包括上模(1)、 下模(3), 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3)拆卸式连 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包括活动板(11)、 上模套(12), 所述下模(3)包括凸模(31)、 哈 夫(32), 所述上模套(12)上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11)外部且下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哈夫 (32)外部, 所述上模套(12)分别与所述活动板(11)、 所述哈夫(32)适配, 所述凸模(31)位于 所述哈夫(3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哈夫(32)上设置有内 压部(321), 所述凸模(31)上设置有外 压部(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还包括上模 板(13), 所述上模板(13)下部与所述活动板(11)上部连接, 所述上模板(13)上设置有牛筋 (14), 所述牛筋(14)分别与所述上模板(13)、 所述上模套(12)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3)还包括下模 板(33)、 下模套(34)、 模芯(35), 所述下模板(33)上部与所述下模套(34)下部连接, 所述模 芯(35)位于所述下模套(34)内, 所述模芯(35)下部与所述下模板(33)上部连接, 所述模芯 (35)上部与所述凸模(31)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套(34)外设置有 固定套(36), 所述固定套(36)与所述下模套(34)螺纹连接, 所述哈夫(32)活动 连接于所述 固定套(3 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36)上设置有 螺丝(361), 所述螺丝(361)分别与所述固定套(36)、 所述哈夫(32)连接, 所述螺丝(361)外 端与所述固定套(36)之间设置有弹簧(362), 所述螺丝(361)外端与所述弹簧(362)之间设 置有垫片(3 6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3)还包括打料 板(37), 所述打料板(37)位于所述下模套(34)内, 所述打料板(37)底部还设置有打料杆 (371), 所述模芯(35)内设置有打料槽(351), 所述打料槽(351)与所述打料板(37)适配, 所 述打料杆(371)伸出 所述下模板(3 3)外。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79845 U 2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模具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压翻边模具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保温壶的设计主要针对家居、 会议等场所的固有特征, 其前身由保温瓶、 保温杯演 变而来。 目前市场上保温壶制 造过程中, 产品锥度部分的加工误差较大、 尺寸不稳定, 故需 要对此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温壶锥度部分加工误差较大、 尺寸不稳定等 缺陷, 提供了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 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包括上模、 下模, 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拆卸式连接, 所述上 模包括活动板、 上模套, 所述下模包括凸模、 哈夫, 所述上模套上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 外部且下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哈夫外部, 所述上模套分别与所述活动板、 所述哈夫适配, 所述 凸模位于所述哈夫内。 [0006]上模与下模分别与 壳体抵触, 通过合模对壳体上部进行压翻边。 活动板用于抵触 壳体, 还与哈夫适配。 上模套分别与活动板、 哈夫适配, 在合模时收紧哈夫, 减小了加工误 差, 保障了产品尺寸稳定。 凸模与壳体上部适配, 在合模时由内向外配合压翻边。 凸模、 哈 夫、 活动板分别与壳体上部抵触并形成翻边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 减小了加工误 差, 保障了产品尺寸稳定, 结构 简单, 使用体验更 佳。 [0007]作为优选, 上述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所述哈夫上设置有内压部, 所述凸模 上设置有外 压部。 [0008]内压部、 外压部用于进一步抵触壳体, 从而进一步减小加工误差, 保障产品尺寸稳 定。 内压部高度低于壳体高度, 避免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压到壳体顶端锥度部 分。 翻边部包括 上翻边、 中翻边、 下翻边, 活动板底部与上翻边上部抵触, 内压部顶部与上翻边下部抵触, 内 压部内侧与中翻边外侧抵触, 凸模外侧与中翻边内侧抵触, 内压部下部与下翻边上部抵触, 外压部与下翻边下部 抵触。 [0009]作为优选, 上述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模板, 所述上模板 下部与所述活动板上部连接, 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 牛筋, 所述牛筋分别与所述上模板、 所述 上模套连接 。 [0010]上模板具备固定与限位作用, 合模时, 活动板和上模套的顶部分别与上模板底部 抵触, 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哈夫收紧, 也进一步减小了加工误差, 保障了产品尺寸稳定。 牛筋 与上模套连接, 合模时先一步拉动上模套抵触哈夫, 使哈夫收紧, 从而使合模过程更流畅、 稳定。 [0011]作为优选, 上述所述的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板、 下模套、 模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67984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压翻边模具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29: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