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6 0306.8 (22)申请日 2021.12.15 (73)专利权人 台州市黄岩得道模具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城街 道大桥路626号 (72)发明人 罗尚高 颜诚 叶林军 黄维刚 叶灵剑 罗汝明 彭耀 孙坚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 3233 专利代理师 周祥玉 (51)Int.Cl. B21D 35/00(2006.01) B21D 3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 冲压模具 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 压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 包括冲压下模和冲压 上模, 所述的冲压下模上设有对位件。 本实用新 型在使用过程中, 把冲压翻边和整形分开进行, 单独设置整形工序极大的减小了薄壁件的起皱 和壁厚减薄率, 使得内翻边的变形均匀, 减小了 变形不均引起的残余应力, 提高了工件的成形精 度, 通过在对内翻边的冲压过程中采用了相互独 立的中心芯模和 翻边芯模, 方便了带内翻边的薄 壁件成形后模 具的拆卸, 也降低了模 具制造的难 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6729079 U 2022.06.14 CN 216729079 U 1.一种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包括冲压下模(1)和 冲压上模(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冲压下模(1)上设有对位件(3), 所述的对位件(3)与冲压 上模(2)相卡接配合, 所述的冲压上模(2)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冲压下模(1)一端做往复 直线运动的中心冲压芯模件(4), 所述的冲压下模(1)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冲压上模(2) 一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翻边冲压 芯模组件(5), 所述的翻边冲压 芯模组件(5)与中心冲压 芯 模件(4)交错设置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翻边冲压 芯模组件(5)包括设置于冲压下模(1)上的若干翻边冲压块(6), 所述的冲压上模(2)内设有翻边冲压腔(7), 所述的翻边冲压块(6)与翻边冲压腔(7)的位置 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翻边冲压块(6)上设有若干翻边冲压杆(8), 所述的翻边冲压腔(7)内设有 侧部冲压孔(9), 所述的翻边冲压杆(8)与侧部冲压孔(9)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冲压下模(1)内设有翻边冲压驱动件(10), 所述的翻边冲压驱动件(10)与 翻边冲压块(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翻边冲压驱动件(10)包括设置于冲压下模(1)内的侧部直线驱动器(11), 所述的侧部直线驱动器(11)的动力轴上连接有侧部连接座(12), 所述的侧部连接座(12)与 翻边冲压块(6)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心冲压芯模件(4)包括设置于冲压上模(2)上的中心冲压芯模板(13), 所述的冲压下模(1)内设有中心冲压腔(14), 所述的中心冲压 芯模板(13)与翻边冲压块(6) 交错设置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心冲压芯模板(13)底部设有若干中心冲压杆(15), 所述的中心冲压腔 (14)内设有若干中心冲压孔(16), 所述的中心冲压杆(15)与中心冲压孔(16)的位置相对应 且形状相配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心冲压芯模板(13)内设有芯模板驱动件(17), 所述的芯模板驱动件 (17)与中心冲压芯模板(13)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芯模板驱动件(17)与侧部直线驱动器 (11)交错设置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芯模板驱动件(17)包括设置于中心冲压 芯模板(13)内的中部直线驱动器 (18), 所述的中部直线驱动器(18)的动力轴上连接有中部连接座(19), 所述的中部连接座 (19)与中心冲压芯模板(1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位件(3)包括设置于冲压下模(1)上的对位竖板(20), 所述的对位竖板 (20)与冲压上模(2)相卡接配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29079 U 2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 件冲压模具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带内翻边的薄壁件主要有直条形和环形两种, 而环形的薄壁件为发动机机匣的重 要构成部件之一, 这使得对环形薄壁件的加工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但是 由于带内翻边的薄 壁件的结构复杂、 壁厚较小, 在其目前 的加工方法中, 所使用的模具繁杂, 拆装极为费时费 力, 且成形精度不高, 加工过 结束后由于存在残余应力, 极易产生回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人们经过不断探索,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如中 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孔内翻 边成型功能的冲压模具[申请号: 202110670695.4], 包括下 模机构: 其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座, 所述下模座通过垫板固定在下模板上, 所述下模座上设置 有导柱, 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凹模, 所述下模座和所述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卸料机构, 所述卸 料机构延伸至所述凹模内; 本发明通过凸模作用在凹模上形成初步的冲压形状, 折弯气缸 推动平压板使工件边缘平缓向凹模内翻边折弯, 实现单工位完成孔内翻边折弯, 从而节约 了模具工位, 提高加工效率; 通过限位框支撑在盲孔槽内, 使 上模座与下模座之 间留有一定 的间隙, 便于平压板的活动, 并设置缓冲柱避免凸模过度冲压, 结构设计合理。 但是该方案 不适用于 薄壁件, 内翻边的变形仍然不均匀, 变形不均引起的残余应力较大, 存在工件的成 形精度一般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 薄壁件冲压模具 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 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包括冲压下模和冲 压上模, 所述的冲压下模上设有对位件, 所述的对位件与冲压上模相卡接配合, 所述的冲压 上模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冲压下模一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中心冲压 芯模件, 所述的冲压 下模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冲压上模一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翻边冲压 芯模组件, 所述的翻 边冲压芯模组件与中心冲压芯模 件交错设置 。 [0007]在上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中, 所述的翻边 冲压芯模组件包括设置于冲压下模上的若干翻边冲压块, 所述的冲压上模内设有翻边冲压 腔, 所述的翻边冲压块与翻边冲压腔的位置相对应。 [0008]在上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中, 所述的翻边 冲压块上设有若干翻边冲压杆, 所述的翻边冲压腔 内设有侧部冲压孔, 所述的翻边冲压杆 与侧部冲压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0009]在上述的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中, 所述的冲压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729079 U 3
专利 基于二次冲压成型技术的带内翻边薄壁件冲压模具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32:4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85.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NIFA 23—2023 公共数据在企业征信领域应用的指南.pdf
《零售企业数据安全合规指南》2.10.pdf
TB-T 2973.2-2019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 第2部分%3A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pdf
SN-T 1549-2011 进出口煤炭外来杂物控制与监管技术规范.pdf
GB-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思度安全-DSMM-003人员安全管理规范V1.0.pdf
GB-T 1236-2017 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pdf
奇安信 2022年上半年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分析报告.pdf
GB-T 2007.4-2008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偏差、精密度校核试验方法.pdf
GB-T 43575-2023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系统测试规范.pdf
DB31-T 945.4-2020 节能服务业服务规范 第4部分:公共建筑能源审计 上海市.pdf
甲子光年智库 2023AIGC市场研究报告.pdf
T-GDNAS 021—2022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pdf
T-CI 126—2023 高寒草地碳储量及碳汇核算技术导则.pdf
LLMs解决进攻性安全挑战的实证评估-2402.11814.pdf
GB-T 43758.1-2024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环境技术 条件 第1部分 公共道路.pdf
GB-T 30294-2013 聚丁二酸丁二酯.pdf
GB-T 2000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pdf
GB-T 32915-2016 信息安全技术 二元序列随机性检测方法.pdf
GB-T 32686-2016 光敏材料用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中有机溶剂的测定 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885.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