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27.100 F29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1809.2—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 2 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Safety code for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hermal power plant Part 2:Fuel storage pr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2011 - 01 - 25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37/T 1809.2—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7/T 1809《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分为八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 2 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第 3 部分:锅炉; ——第 4 部分:汽轮机; ——第 5 部分:发电机及变配电装置; ——第 6 部分:化学水处理与化学监督; ——第 7 部分:热工控制及自动化; ——第 8 部分:除尘除灰与脱硫。 本部分为DB37/T 1809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兖煤菏泽赵楼综合利用电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清波、苗因德、张兴顺。 I DB37/T 1809.2—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 2 部分:燃料存储、制备 与输送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下机组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的安全生 产规范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下机组燃料存储、制备与输 送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其他同类燃煤机组电厂的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系统的安全生产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 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5226.1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 IEC 204-1:1992) GB 7186 选煤厂名词术语 GB/T 8196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10595 带式输送机 GB/T 10822 一般用途织物芯阻燃输送带 GB 14784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GB/T 15706.1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GB/T 15706.2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设计原则 GB 16754 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eqv ISO/IEC 13850:1995) GB 18452 破碎设备 安全要求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DL/T 606.2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 DL/T 958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 DL/T 1123 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 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 5053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T 5187.1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1 DB37/T 1809.2—2011 DL/T 5187.2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第2部分:煤尘防治 DL/T 5390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1809.1-2011、DB37/T 1809.7-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矸石 采、掘煤炭过程中,从顶、底板或煤层夹歼混入煤中的岩石. 3.2 洗矸 由煤炭洗涤过程中排出的高灰分产品。 3.3 中煤 经过精选后得到的、品质介于精煤和煤矸石之间的煤。 3.4 煤泥 洗煤粒度为0.5mm以下的一种洗煤产品。 3.5 褐煤 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殖质。 3.6 天然焦 由于岩浆侵入与煤层接触或接近煤层,或由于煤层的地下自燃﹐使煤层干馏而形成的焦炭。 3.7 燃料存储 利用煤场、煤棚、筒仓等将入厂燃料或加工过的燃料进行存储,以保证锅炉用煤。 3.10 燃料制备 经过除杂、破碎、筛分或干燥等工序,使得燃料粒度分布、水分等符合锅炉燃烧要求的过程。 3.8 破碎机 对物料进行破碎的机械。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常用的有颚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环锤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 2 DB37/T 1809.2—2011 3.9 筛分机 用于完成筛分作业的设备。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常用的有固定筛、正弦筛、滚轴筛、振动筛、 等厚筛等。 3.10 配煤 为了锅炉燃烧和环保要求,把不同灰分、硫分的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以达到适应的发热量 和含硫量的过程。 3.11 燃料输送 使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煤泥泵等燃料运输设备将燃料从煤场送至锅炉炉前仓。 4 人员资格和技能要求 4.1 管理人员 4.1.1 燃料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DB37/T 1809.1-2011 第 4.6.2 条规定的资质能力。 4.1.2 技能要求: a) 熟悉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环保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熟悉电业安全工作 规程、事故调查规程,熟悉国家、行业有关燃料专业的标准和规范; b) 熟悉本单位安全生产、环保节能等规章制度,熟悉相关生产系统工艺及要求; c) 熟悉燃料系统的运行、检修规程; d) 熟悉燃料系统的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原理、性能参数等; e) 熟悉燃料专业技术知识,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f) 具有组织协调、学习创新和计算机应用等能力。 4.2 作业人员 燃料运行、检修岗位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 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后持证上岗。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的燃料运行、检修岗位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 规章制度 5.1 技术档案 除执行 DB37/T 1809.1-2011 第 7.2.5 条规定外,应建立下列安全技术档案(不限于此): ——燃料系统设备台帐; ——燃料系统流程图; ——带式输送机保护监测装置清册及定期试验资料; ——设备使用说明书; ——设备检修台帐; 3 DB37/T 1809.2—2011 ——现场消防设施台帐及定期检验、试验资料; ——燃料专业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5.2 制度和规程 除执行 DB37/T 1809.1-2011 第 4.5 条规定外,燃料专业应建立并执行下列制度和规程(不限于此): ——热力机械工作票实施细则; ——热力机械操作票实施细则; ——交接班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 ——岗位责任制; ——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制度; ——带式输送机保护监测装置管理制度;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制度; ——燃料系统设备运行规程; ——燃料系统设备检修规程; ——燃料专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6 燃料系统安全卫生要求 6.1 综合利用电厂燃料系统的厂房、煤场、煤仓设计应符合 GB 50229、DL 5000 规定,资源综合利用 燃料的燃用煤种比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2 各工作场所、通道、走廊以及厂区内运煤铁道沿线应有良好的照明,应符合 DL/T 5390 的要求。 6.3 燃料系统的煤尘治理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并应符合 GBZ 1、DL/T 5187.2、DL 5053 等有关规定。 6.4 输煤系统工艺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因落差带来扬尘因素,采用软连接、填料密封、挡帘、缓冲装置 等方式抑尘;根据扬尘地点及煤尘性质,宜采用喷雾除尘、机械除尘或高压静电除尘等方式。 对产生 煤尘的大型叶轮式给煤机、悬臂或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宜选用带喷水装置的机型。 6.5 燃料系统积尘应采用水力清扫。运煤栈桥、地下卸煤沟及转运站、碎煤机室、圆筒仓、煤仓间皮 带层等燃料系统各建筑物、地面应采用水力清扫。冲洗水应设置集中回收、处理和复用系统。 2 2 6.6 贮煤场(干煤棚)应设置覆盖整个煤堆面积的喷洒设施,其喷洒强度达到 2L/(m •次)~4L/(m •次)。 6.7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进入工作现场,应戴安全帽。 6.8 清扫地面、电缆桥架,做到无积煤、粉、水和油。空气中煤尘含量符合 GBZ 2.1、DL 5000 要求。 6.9 不应将易燃、易爆物带入车间或混入煤料。 6.10 地下煤仓及其他建筑物周围应当开挖排水沟渠,并保持通畅。 6.11 工作平台应有梯子和栏杆,楼层空洞应有栏杆或盖板。露天皮带栈桥的栏杆应齐全可靠。梯子设 计应符合 GB 4053.1、GB 4053.2,护栏设计应符合 GB 4053.3。 6.12 燃料系统场所及设备、设施应按照 DL/T 1123 要求,配置安全标志、设备标志、安全警示线及安 全防护等安全设施,防止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发生误操作、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7 系统设备安全规范 7.1 燃料存储 4 DB37/T 1809.2—2011 7.1.1 综合利用电厂宜采用煤场、煤仓、煤棚进行储煤,储煤量参照 DL 5000 和所在坑口煤矿的可供 应燃料的储量进行选择。 7.1.2 储煤场应有良好的照明、排水和消防设备,消防车辆的道路应畅通。电厂应制订防止煤堆自燃 的措施。保持煤堆有一定的边坡,避免形成陡坡。 7.1.3 卸煤受煤坑上应盖有坚固的箅子,其眼孔不得大于 200mm×200mm。卸煤时不应拿掉箅子。在受 煤坑的工作地点,应设置声、光信号。 7.1.4 煤车卸煤时,不应由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人开闭车门;开闭车门前,应通知煤车上及煤车下的有 关人员。 7.1.5 车内有大块矸石、铁器、坑木时,卸煤工应当配合卸煤司机共同处理,不应将其卸入仓内。在 处理大块矸石等物件以及把工具抛向车道两旁时,应先向车下人员发出警告,待车下无人后方可作业。 7.1.6 卸煤机工作时人不应站在受煤坑上。卸煤机司机作业时不应将头或身体探出操纵室外。操

pdf文档 DB37-T 1809.2-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1809.2-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1809.2-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1809.2-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40: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